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社会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8 19:08

  本文选题:现代汉语 + 量词“个” ; 参考:《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代汉语量词“个”作为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量词,历来受到学术界研究者们的关注。以往的相关研究,从语法学的角度去探讨“个”的词性、特殊用法及语法化问题的相对较多,鲜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针对纷繁复杂的现代汉语量词“个”的具体社会现实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因此,对于现代汉语量词“个”加以具体社会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无论对于切实弄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具体的社会使用状况,以丰富、完善相关的语法理论,还是对于廓清词语,以指导具体的语言实践,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语料库及相关材料关于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社会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分析、归纳出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种种具体使用状况及实际存在的量词“个”与量词的具体搭配情况,并将其与现有的有关著作中的量词“个”的用法的相关论述加以比对,得出了有关量词“个”新的认识。 文章共分三章展开。第一章介绍了现代汉语量词“个”社会使用的调查情况。第二章是“现代汉语量词‘个’社会使用的基本状况及特点”,主要总结了调查中“个”使用的范围和频率状况及“个”与事物搭配的状况;总结出现代汉语量词“个”社会使用的特点:“个”所搭配的事物范围趋于扩大、“个”可以部分地替换一些其他量词以及出现了一批“个”与事物的新搭配。第三章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量词“个”社会使用现状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语言自身因素和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其中,语言自身的因素包括语义特征与语法特点因素,而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即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因素,,也正是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现代汉语量词“个”呈现出“泛化”加剧的局面。
[Abstract]:As a measure word widely used in modern Chinese, the measure word "GE" in modern Chinese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in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 there have been relatively many studies on the part of speech, special usa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past, and rar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crete social reality of the complicated modern Chinese classifier "individual".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ocial usage of the classifier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regardless of the concrete social usage of the measure word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can enric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grammatical theor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words and to guide the specific language practic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ociolingu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large scal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ocial use of the classifier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sums up various concrete usage situ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classifier "GE" and the concrete collocation of "individual" and classifier,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relevant exposition of the usage of "individual" in the existing work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quantifier "individual" is obtained.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survey of the social use of the classifier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basic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use of"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mainly summarizes the scope and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individual "collocation with thing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use of the classifier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are summarized: the range of the collo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ends to expand, the "individual" can partly replace some other classifiers and a number of new colloc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things appear.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use of the classifier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which can be summed up as language itself and sociocultur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mong which, The factors of language itself include semantic features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while sociocultur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is, sociocultural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also the common influences of many factors. So that the modern Chinese classifier "individual" presents a situation of "generalization" intensified.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磊;看似寻常实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谈汉语量词的翻译对策[J];科技英语学习;2005年06期

2 林玉山;;评《汉语量词词典》——兼谈汉语量词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90年01期

3 肖跃田;;汉语量词及其英译探讨[J];语文学刊;2008年07期

4 肖跃田;;汉语量词及其英译探讨[J];语文学刊;2008年15期

5 陈楚惠;汉语量词在俄语里的表达[J];现代外语;1983年04期

6 杨晓平;汉语量词在俄语里的表达[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陈祥民;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词对比中的一个反常现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刘宝顺;试谈汉语维吾尔语量词的异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尹城;汉语量词及其俄语等值手段[J];俄语学习;2003年05期

10 欧阳青尼;;量词的破格运用和常规选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敏;李芸;俞士汶;;人称代词和名词的组合搭配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马铁明;;浅论针刺手法与“气”[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4 陈磊;王志云;王良玉;;一些电子海图领域概念名词的梳理[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5 刘涛;杨亦鸣;赵仑;;现代汉语名动分离的时-空特征分析[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君;;从名词用作动词看转类现象及其他[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晓幸;;略论法语形容词与名词的位置问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9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诗健;王存忠;;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推进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的对照与一致化[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撰文 记者 朱卓华;六名词见证中国汽车腾飞[N];信息时报;2003年

2 江流;大学生 远不是成功的代名词[N];光明日报;2002年

3 笑笑;无线局域网名词解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薛小军 朱品昌;“神六”商标抢注遭拒[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浙萱;民革党员黄廷鑫获法国最高级别荣誉勋章[N];团结报;2006年

6 郑春;肿瘤诊断名词释疑[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无线局域网名词解析[N];网络世界;2001年

8 陈勤 朱自强 邹建丰;《政府工作报告》附名词解释[N];新华日报;2007年

9 记者 苏利川;“投机倒把”成为历史名词[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10 杨启刚;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李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卢鑫莹;现代汉语光杆名词语义的认知语法研究:情境植入视角[D];河南大学;2012年

5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田延明;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THANYALAK SAELIAO(刘玉兰);泰国勉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艳;韩国语单位性依存名词与汉语量词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2 郭步月;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社会使用情况调查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明;《庄子》单音节名词同义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立;现代汉语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闫丽;中亚留学生汉语量词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静;汉语量词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兰州大学;2012年

8 苏永锋;保加利亚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研究及偏误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徐卡嘉;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10 谢冬;从构句环境来考察“にむかつて、にむけて、をめざして”的使用条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6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06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