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更名

发布时间:2018-05-20 05:39

  本文选题:汉语语言学 + 北京大学 ; 参考:《中国语文》2011年02期


【摘要】:正自2011年1月1日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英文全称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PKU、简称"CCL"和网页地址http://ccl.pku.edu.cn/不变。特此公告。
[Abstract]:As of 1 January 2011, The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enter of Chinese Linguist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was officially renamed as "Chinese Linguistics Research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English full name Center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PKU, is "CCL" and the address of the web page http://ccl.pku.edu.cn/ remains unchanged. This is hereby announc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辉;;中国语言学发展战略高级论坛侧记[J];语言科学;2005年04期

2 秀兹;“中国语言学发展战略高级论坛”举行[J];修辞学习;2005年04期

3 L.L.;;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语文;2000年02期

4 ;简讯[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5 ;“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开始接受报名[J];语言科学;2007年01期

6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18次年会暨北美汉语语言学第22次会议征文通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7 NKDX;;第十二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暨第二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8 ;2007年“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2007 CLSI)”开始接受报名[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9 ;中国语言学发展战略高级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10 ;《语言学论丛》稿约[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世强;;中心成功举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片协作联谊会暨“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与发展”高层论坛[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跋[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占安教授简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伟;;后记[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7 田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学术信息资源概览[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后记[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10 郑伟;;后记[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乐君 教育部社科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杜娟 整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扫描(上)[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十五”科研状况扫描[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王康宁;北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题管理成效显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焦新;制度设计激发活力 基地建设成绩斐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邬静娜;慈善的战略高度[N];中国经营报;2007年

7 晓峰;创新制度铸造精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周孚方;开创“企业公民”建设新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记者 刘丽娜;国学专家来沈为企业经营者授课[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杨晨光;制度创新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振东;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3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岚;国立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6 冯剑辉;近代徽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海萍;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陈;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孙智利;湍流的声学行为[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娟;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鼻子”的隐转喻异同[D];东华大学;2008年

2 肖彬;中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武文翔;现代汉语陪伴性个体量词泛化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丽t,

本文编号:1913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13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