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同构:词义动态识解的新视角
本文选题:主体 + 客体 ; 参考:《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词义动态识解理论认为词义在线识解取决于一系列的限制过程,如规约限制和语境限制。此论断暗淡了主体的作用及主客体关系等因素。文章认为词义识解是概念化者使然,离开概念化者的识解,在线识解就不能发生,意义也就不可能生成,意义只能发生在主客体互动和互构中。并尝试性地提出主客体同构这一思维新视角,作为词义动态识解生成机制的假说。此假说认为,在词义识解过程中,主客体之间体现主体客观化和客体主观化的双向过程,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发生同化;主体与客体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双向建构状态而最终达到平衡与一致。
[Abstract]:The theory of word meaning dynamic interpretation holds that the online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depends on a series of restriction processes, such as constraint and contextual restriction. This conclusion dim the rol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and so 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word meaning interpretation is the result of conceptualization. Without conceptualization, online interpretation cannot occur, meaning can not be generated, and meaning can only occur in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A new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isomorphism of subject and object is proposed as the hypothesis of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dynamic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This hypothesis hold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word meaning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 and object embody the two-way process of subject-objectific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and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structure are assimilated. Subject and object are always in the state of continuous two-way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achieve balance and consistency.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辜正坤;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兼论汉诗音象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刘云;;“裸”族新词探微[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3 李醒民;从理论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王吉辉;;从原型理论看词语意义的归纳与分列[J];辞书研究;2009年03期
5 辜正坤;;语文的必然性综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1期
6 黄华新 ,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4年03期
7 李曙华;;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J];哲学研究;2006年11期
8 张正军;;论认识主客体同一的根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中;;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作文教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陈红;;化学超循环与心理超循环——还原和突现的层次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郑娟;;记忆原理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乔小六;;对索绪尔“语言任意性”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5 李茜;;英语学习词典查阅的信息处理模式及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张希希;;论活动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田文苗;;认知模式对产品与广告的制约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王少敏;;从过程到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蒋红柳;;文化视域中英语语调研究初探[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倪琳;;中国小学媒介素养调查及课程实施策略——一份来自上海的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9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明涛;不同水平女排运动员在预判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祥瑞;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译者的跨文化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宋潇然;语序与篇章语法:英汉定语从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马靖;影响会议交替传译的主要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正坤;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兼论汉诗音象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蔡曙山;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03年12期
4 冯文华 ,张俊芳;理解生成方法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6期
5 彭建武;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辜正坤;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7 黄华新,胡霞;缺省推理:认知语境的功能实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杨吉春;言语和角色效果的不协调[J];语文建设;2001年05期
9 邱仁宗;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04期
10 李醒民;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从舵;;意象语言的生成机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宁;图形设计中解构与同构方法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代媛;;语言与宇宙同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4 叶玉林;;试论藏族谚语的“矛盾同构”[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3期
5 李炳海;天地人同构的符号世界──汉代文学与生命哲学的因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6 冯素娟;;图形同构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3期
7 张艳;;茶与人的同构——论《茶人三部曲》中的人生哲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叶玉林;;试论藏族谚语的“矛盾同构”[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3期
9 赵一东;;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同构[J];内蒙古艺术;2005年02期
10 陶徽希;;审美体验与直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维西;沈俊月;许杨;岳华;庞硕;林霖;;关于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赵琦;;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3 吴茵;;“主体·开放·潜能”识字的初步实践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刘莹莹;潘娟;杨焱;;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三个主体的定位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任国华;;土地执法管理中村民自治组织单位犯罪主体探讨[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臧建忠;;对统一海上执法主体的思考[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支同生;杨江虹;;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几点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8 叶珍;赵春娟;叶桐;;现代林业建设是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主体[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刘红林;;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循环经济中的责任[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瑾;;育支柱产业于区域经济主体的构思[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政府财务顾问新视角[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记者 王佳欣;全新视角探讨 提升整体素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单云霞;山西铁通:“客户满意年”追求服务新视角[N];中国电子报;2004年
5 陈俊东 虞崇胜;邓小平治国思想研究的新视角[N];湖北日报;2005年
6 郑茜;以新视角关注人文价值[N];中国民族报;2002年
7 谢明干;构建新型公共管理体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05年
8 高博渐;“鹰卫浴”确定战略新视角[N];现代物流报;2007年
9 樊国安;了解西方文明的新视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罗运兵 袁靖;观察野猪向家猪转变的新视角[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红梅;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6年
6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7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殷志诚;药品市场监管的行政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周清林;权利能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慧;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2 王子飞;司法权的载体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刘新刚;从福柯“权力/知识”观的视角看SSK[D];山东大学;2005年
4 吴靖;走向对话的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敏;生育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华;论贪污罪的几个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范冬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褚萍;国家助学贷款的成本—收益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周露露;宪法解释主体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爱云;立体化作文评改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7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3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