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能动性的耗散结构探究
本文选题:耗散结构 + 主体能动性 ; 参考:《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2期
【摘要】:近年来,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愈来愈受到译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的三大特征来探究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即:译者必须全方位开放认知系统;必须使认知系统远离平衡态;译者系统的思维模式必须是非线性思维。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Prigazin's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and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o explore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at is, the translator must open his cognitive system in all directions; The cognitive system must be kept away from equilibrium, and the translator's thinking mode must be nonlinear.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基金】: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类项目(项目编号:yb2010091)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2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胡志强;论力、能量和熵的概念在基础物理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胡志强;力、能量、熵及其相互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黄京飞,刘次全,王莹;分子进化研究:Ⅱ.5SrRNA序列的分形与分子进化的关系[J];动物学报;1992年03期
8 李彦斌,李涛,张文泉;管理科学面临复杂性科学的挑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刘晓华;论太极范畴的自然哲学意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黄晓;论STS教育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键;;翻译整体主体意识浅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谭晓丽;;差异与延续——论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徐敏慧;;“文化转向”后的译者取向[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艳丰;;再论奈达早期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途径[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玉海;;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2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6 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9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建明;多目标模糊识别优化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锁庆;人地协同进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李颖;针刺操作对人体协调度(相干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1年
3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希国;蛋氨酸锌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与非特异免疫性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王建国;原交际忠实翻译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8 陈玉萍;论中国翻译理论之重建原则[D];广西大学;2003年
9 曾鸣;走出阴影的译者[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艳丽;关系中见作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丽芳;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3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舒奇志,杨华;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6 许钧;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1期
7 查明建;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2期
8 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年03期
9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10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现冬;;汉语称谓语通称的缺环[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红梅;;语言、世界、人的信息本性[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4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5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