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电子工具》(第七章和第九章)翻译项目报告
本文选题:《译者的电子工具》 + 翻译项目报告 ; 参考:《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翻译报告选择弗兰克·奥斯特米勒的著作《译者的电子工具》一书的第七章和第九章进行翻译。书中第七章向读者介绍了术语管理的各种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详细地说明了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辅助术语管理系统Trados’ MultiTerm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建立术语数据库,如何输入术语数据库,如何检索术语数据库,如何输出术语数据库,如何在MultiTerm和词语处理器之间转换术语数据。第九章介绍了翻译记忆和本地化工具的定义,并且详细介绍了SDL TRADOS的翻译记忆系列产品Translator’s Workbench和Corel公司的本土化软件Catalyst的使用。本翻译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项目介绍,包括翻译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第二部分是原作背景介绍,包括作者背景介绍、原作版本、原作主要内容以及原作第七章和第九章的主要内容简介、原作语言特征。第三部分是翻译难点和翻译方法,包括翻译前的准备工作、翻译中的难点、并举例说明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最后,总结翻译启示和教训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
[Abstract]:Chapters 7 and 9 of Frank Oster Hans Muller's book 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 are selected for translation. Chapter 7 introduces various methods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explains in detail the use of Trados' MultiTerm, the world's leading computer-aided termi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how to establish a terminology database. How to input term database, how to retrieve term database, how to output term database, how to convert term data between MultiTerm and word processor. Chapter 9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memory and localization tools,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use of Translator's Workbench, a series of translation memory products of SDL TRADOS, and Catalyst, a native software of Corel Company.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 including the author'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the original vers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book's chapter 7 and 9, and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including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examples of translation method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implications and lesson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problems still to be solved.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兴;略论赞美形容词及其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刘晓峰;;从SL-TL语域比较的角度谈翻译中的语域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徐佳;;汉英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郑家芳;英汉两种语言有关“天气”的隐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柯发春;;中文报刊新词的特点时代特征与翻译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聂素民;;《动物农庄》艺术特色新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7 梁宇;侯冠男;;英语词汇常见否定前缀辨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李芬;;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表现[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东芹;And的特殊含义及其汉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赵颖;;“meta-”可以译为“元”吗?——与辜正坤先生商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陈梅;康旭;;汉英双解词典:读者分析及其必要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姜秋霞;;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周敬华;曹京华;;改进英汉词典中的语法信息[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定泰;郭明惠;;评《新英汉缩略语大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红梅;;从单语语文词典释义的灵活性看英汉双语词典的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冯奇;殷琦乐;;浅谈积极型双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明;;语料库·蓝本·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徐李洁;条件句与主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梅晓宇;关联与二语词汇习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朝晖;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学习协同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林安民;我国反洗钱立法演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东亮;许渊冲英译《长恨歌》评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2 孙倩;优选论框架下英日核心音节结构的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3 孟祥彦;浅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人才流失”问题的讨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效志刚;课堂效益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袁文敬;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小学侗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栓;汉语安全警示语的“注意窗”理论视角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佳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孟怡村;基于语料库的《论语》核心哲学术语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曹宏;文字在标志设计图形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金凤;隐喻的生成机制探索[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59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5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