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法律英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16:26

  本文选题:语料库 + 情态动词 ; 参考:《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Parallel Texts Viewer and Concordancer,使用检索工具WordSmith Tools Version 3.0软件,对情态动词在该语料库中的分布做了初步研究,利用"语境共现"分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shall的使用情况,讨论了现在式和过去式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使用情况。
[Abstract]:Based on Parallel Texts Viewer and Concordancer, an 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the distribution of modal verbs in this corpus is studied by using WordSmith Tools Version 3.0 softw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 of shall, which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odal verb, and discusses the use of the present tense and past tense modal verb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orms of modal verbs.
【作者单位】: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
【分类号】:H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潮;多媒体技术促进大班词汇教学理据分析及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英男;许炜;;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话语[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3 王玉环;从英汉“变式语序”看“主题意义”的变化及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韩怀伟,赵宏凌;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5 李兆增;英语语法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6 李寒冰;杨梅;;网络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应德;浅析名词及其修饰语的关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唐玲;从语序看英语和汉语句子的强调[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刘露营;英汉语序的对比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朱丽玲;英汉语序差异对比与学生的语序误用实例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相明;雍和明;;题元理论与英汉词典动词句法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吕f^;;英语属格中体现出的可别度领先原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明武;科技英语句层信息传递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邓耀臣;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程式化序列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孙爱珍;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探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萍;[D];苏州大学;2001年

2 陈琳;有关英语进行式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媛媛;论英语语篇中动词时态的谋篇功能[D];河南大学;2002年

4 欧阳宏亮;[D];湖南大学;2002年

5 齐建晓;语序与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樊丽霞;英语传播及地域变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钟桂蓉;语法隐喻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文明;英语冠词的一般含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和春芳;英语歧义及其语用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万迪军;词语搭配与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英;;情态动词could,should用法透析[J];中学英语之友(中旬);2010年01期

2 赵体华;;易错单选题小结(下)[J];新高考(语文数学英语);2010年01期

3 周芳;王博;刘甜甜;谢昱;;名师教你一招鲜(20)[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0年Z1期

4 吴平;;了解考纲,熟悉考点,回归课本,有效操练——高考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的复习[J];高中生之友;2010年Z1期

5 罗银芳;;情态动词must,can,could,may,might表推测的用法[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1期

6 李莉;;情态动词考点归纳[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0年01期

7 汤丹;;商务英语情态的功能特点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陈建生;林婷婷;;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高频词good的类联接及搭配探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秦平新;;基于语料库方法的文本语篇信息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1期

10 陆军;张乐;;语料库语言学发展新动态——语料库语言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金梅;;日语新闻语料库的自动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陈玉珍;;英语学习词典的结构主义解读[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晓光;;基于功能理论下的英译汉中的情态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思考——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述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邓欢;;情态动词在英语新闻简报中的语用意义及逻辑基础[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骆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简焕镇;曾放珍;;福建省近三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试题分析、归纳和备考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石春煦;;学科教学大纲的人际意义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唐红丽;新词语记录社会变化脉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PHAN VU TUAN ANH(潘武俊英);越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孙毅;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锦凤;纺织学科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2 刘磊;中美大学生英语书面语情态动词使用特征对比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孙滨滨;英语情态动词语体分布特征及人际功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须玮菁;普通高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研究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雪;中国学术语篇中立场标记语使用特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原金凤;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7 孙李丽;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感动词Can的语义习得[D];西南大学;2010年

8 余娜;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语篇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金香花;中国朝鲜族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错误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吴文龙;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9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69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