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出还是译入:翻译方向探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考察
本文选题:翻译方向 + 译入 ; 参考:《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摘要】:针对翻译研究中传统上所推崇的母语方向原则,本文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及其五种译文为语料,从翻译文体学视角考察译出、译入两个翻译方向以及合译文本的语言特征,探究其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1)从语言形式看,五种译文在词汇多样化程度、词汇密度和难度方面基本相似,译文与原文句对应关系以1:1为主,人称代词主语转换类型均为语际显化突出,其中合译文本的显化程度最高;2)从文学叙事方式看,对于原文中的无人称句,译入文本更倾向于选择添加第一人称复数代词主语的主观叙事视点。因此,简单地对译入与译出文本孰优孰劣下定论是不准确的。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mother-tongue orient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stylistics, using Zhu Ziqing's Prose "Lotus Moon" and its five translations as the corpu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directions and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t i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linguistic form, the five versions are similar in terms of vocabulary diversity, vocabulary density and difficult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original sentence is mainly 1:1, and the conversion type of personal pronoun subject is obviously interlingu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narrative mode, for the non-personal sentence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ed text is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the subjective narrative viewpoint of adding the subject of the plural pronoun of the first person. Therefore, it is not accurate to simply conclude which is better or better than the translated text.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项目编号:09XYY0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文明,李芸昕,张映先;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输出和异化策略[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谢家成;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运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梁燕,冯友,程良坤;近十年我国语料库实证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建国;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5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6 许文胜;张柏然;;基于英汉名著语料库的因果关系连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7 何飞;功能主义观照下选择中的中国近代译入语[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霍跃红;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9期
9 王卫强;评析《围城》翻译中的文化诠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10 文月娥;;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元刚;;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和追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冯敏萱;论汉英平行语料的平行处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正良;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韩振宇;试论翻译的社会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冯晓黎;帛书本《老子》四英译本的三维审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小说翻译中文体风格扭曲的层面及成因[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钱之莹;汉英/英汉平行翻译语料库的设计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任伟;试论中国译者在汉籍英译中的角色[D];四川大学;2005年
4 任秋红;论译者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5 赵金凤;“文化势差”对翻译的负面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田保花;后殖民语境下的诗歌翻译[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灵巧;从译者主体性视角解读《红楼梦》两译本[D];西北大学;2005年
8 曾艳;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康龙;结合语料库探索新型翻译教学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任运忠;[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2 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3 赵宏,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4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5 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6 王克非;新型双语对应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书芳;;从中国近代翻译史看译入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内化与规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建中;雷冠群;;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的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马鹏俐;;文化之于翻译——论翻译的跨文化实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4 谢思田;;“信、达、雅”否定历程追溯之下的中西译理融合轨迹[J];民族翻译;2008年02期
5 覃德民;;翻译琐谈——兼论《资本论》汉文版的相关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6 李绍青;;从《论读书》走近王佐良[J];大舞台;2011年07期
7 续纪;;试论文化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红毅;余高峰;;模因传播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9 袁青;;辩证统一的科学观与译者主体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静;;译者序:女性主义译者言说之场[J];长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咸立强;;译入语与文学汉语的现代想像[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爱莉;;翻译即文化移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芳;;论规范对翻译事件的影响——董秋斯翻译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5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佘晨光;;同传中的简洁原则与同传质量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轩治峰;;具象-抽象-具象:翻译的一个心理路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轩治峰;;含意的解读及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10 任雅婕;;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查明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化翻译与翻译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冲击与拓展: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山;交传笔记与译入语义整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秦建华;语性理论与典籍翻译[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双;从勒菲佛尔诗学角度看林纾翻译及其对译入语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4 张莉;论翻译对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林婷;目的语为外语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黄元军;诗学理论观照下胡适诗歌翻译风格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王璐;论隐喻及隐喻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刘天伟;翻译的异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王阿秋;论语域在翻译中的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冬梅;译者:被操纵的文化操纵者[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2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7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