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声传译在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思考
本文选题:本科翻译专业 + 同声传译课程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期
【摘要】:在本科翻译专业蓬勃建设的背景下,许多高校积极开设同声传译课程,出现了定位混乱的情况。从国家翻译证书资格考试、同声传译多任务处理的认知过程、我国翻译专业的学科建设以及同传师资四个方面对本科同声传译课程开设的局限性做了分析,并针对有条件的院校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同传初级阶段训练的可行性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gorous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ranslation major,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opened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courses, and there is a situation of confusion. From the national certificate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multi task proce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majors in China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courses offered by the same teacher. Limitations are analyzed,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ndi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金项目资助(201103381)
【分类号】:H05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2 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年05期
3 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孔菊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郭兰英;;大学生口译能力开发的抑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2期
4 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5 段梦敏;;教学互动与口译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3期
6 戴锋慧;;口译课堂内的焦虑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4期
7 卢信朝;;中国口译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8 王金波;王燕;;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翻译教学的个案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郑鸿颖;;论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张吉良;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绍祥;;口译自主学习研究[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杨森林;王立弟;;多元化翻译教育体系初探[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瑛;视译练习对同声传译训练的效果[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肖丹;将口译作为动态性跨语言口头交际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梁靓;论外刊新闻阅读与口译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玄忠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同声传译过程[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宫芳;论外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与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张睿;英汉同声传译教学方法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黎婧;从语言适应性看英汉连续传译中的意义丢失现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黄劲云;汉英连续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何灵敏;论有声停顿在汉译英连续传译质量评估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年03期
2 桂诗春;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4 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5 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2002年03期
6 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年02期
7 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8 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庆珠;;本科翻译专业(BTI)教学探微[J];上海翻译;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萍;加拿大和香港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其启示[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0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8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