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洪堡特语言哲学的辩证精神

发布时间:2018-06-08 21:11

  本文选题:洪堡特 + 语言哲学 ; 参考:《前沿》2011年02期


【摘要】:洪堡特是19世纪最富有哲学头脑、最执著地追求辩证精神的语言学家之一,对于每一种语言现象,洪堡特都力图从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他把辩证法贯穿到了他从事的所有语言研究中。
[Abstract]:Humboldt is one of the most philosophical linguists of the 19th century, who persevered in the pursuit of dialectical spirit. For every linguistic phenomenon, Hunbaut tries to expla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each other's opposites and interconnections. He penetrated dialectics into all his linguistic studie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赵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觉——论王蒙的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刘胜;方瑞芬;;中国话语研究及发展趋势[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宇文利;;论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申小龙;;语言的本质存在与印欧语言研究的古典传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9 高云球;王巨川;;时间文化学的朦胧起点[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10 高梅;;语言与民族认同[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殷相印;;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金莲;论可译性的哲学理据[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宁;语言文化学框架下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傅瑜琴;《俗语典》民俗语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来彦;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亚静;汉语常用单音节形容词的发展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桂生;英语国家学生母语文化迁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震宇;孙甘露小说语言能指化的理论意义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10 李成兵;《孙子兵法》及其法文翻译[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骥;李慧玲;;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述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方珏;析乔姆斯基语言哲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方珏;洪堡特的语言研究理论述评[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黄琼英;论威廉·冯·洪堡特汉语研究的现实意义[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姚小平;洪堡特与人类语言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6 黄涛;语言从精神出发──洪堡特的语言学评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3期

7 冯舸;;洪堡特语言哲学面面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5期

8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J];民族论坛;2007年12期

9 李瑾;;语言:感知与思维的产物——从《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看洪堡特语言观的形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韩晓玲;陈忠华;;解读洪堡特关于语言本质和语言“世界观”问题的哲学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锦琴;;洪堡特—辩证的语言观及其翻译观[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熊学亮;;论所指的能指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辛斌;;语言和意识形态[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克喜;;语言、思维样式与推理类型[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殷相印;;王希杰的人文主义修辞观[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海涛;;计划语言研究对语言学的意义[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黄琼英;;鲁迅语言观与翻译策略关系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2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胡雪军;貌似合理的拉偏架[N];民营经济报;2008年

4 简方;在语用逻辑里收获思想[N];光明日报;2002年

5 刘艳春;我与语言有个约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何九盈;一本别开生面的好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许曦明;汉语的认同危机[N];文艺报;2008年

8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可以是艺术[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黄家雄;创新评论精神 创新评论价值[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江怡;将心比心 融会贯通[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王晓阳;语言的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8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9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柳;洪堡特语言内部形式理论在俄罗斯语言哲学中的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信传艳;A.A.波捷布尼亚的语言观[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玉山;论洪堡政治思想的反自由主义倾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岳文侠;洪堡特翻译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那晓丹;语言哲学视域中的word to be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晓春;语言哲学与俄语主体评价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劲松;用语义语用结合的方法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9 廖琴;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论语》[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熊佳娟;转喻的认知研究:汉语作为转喻的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7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97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