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高师院校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09 06:40

  本文选题:教学论 + 优化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摘要】:语文教学论的优化探索,其宗旨是追求"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特色,培养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型师范生;其实质是追求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直面语文教学实践,深度关怀语文教学实践。其实施途径及策略:加强课程实施的横向联系,改革学科课时安排;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静态和动态课程互补;加强语文教育实习环节的管理,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积累;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Abstract]:The aim of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is to pursue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and "normal", to cultivate new stud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essence is to pursue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o face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directly, and to deeply care fo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We should reform the course arrangement of the subject, combine the compulsory course with the elective courses, complemen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ourse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actice link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acquisi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teachers", reform the contents and ways of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基金】:笔者主持的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新世纪语文教学论的理论视野及实践指向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新课改视野下语文教师素养的价值追求”(项目批准号:2010SJB880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较过;朱贺;;英国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实习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裴娣娜;;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刘建银;于兴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新进展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2期

4 王艳玲;;近20年来教师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5 陈桂生;;教学法的命运[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6 倪文锦;;略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兼谈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红霞;;教师教育专业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探索——对高等院校公共教育课程教学新走向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于兴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因素及其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3 高葵芬;邰鹭明;;近五年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潘天正;;“学科课程教学论”学科位置之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5期

5 何雪玲;程凤春;;农村教师条件性知识的缺失与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6 金荷华;;当代师范生素养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吴晗清;;当代教学之省思:一种社会学的视角[J];教书育人;2009年33期

8 吴晗清;;当代教学究竟是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4期

9 韩伏彬;杜希宙;董建梅;;规范·独立·开放:当代教师教育实习改革走向[J];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本刊编辑部;;200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豫晖;数学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3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英;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燕;中学有经验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发展的叙事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文娟;教育实习模式对高师准教师基本素质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尚德;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贺晔;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勇;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华剑;北京市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的条件性知识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8 李红;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蒋霞;英国“以学校为基地”教育实习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淑敏;英国综合大学教育学院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国庆,张薇;英国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及教学特征——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4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5 鲍嵘;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吴卫东,彭文波,郑丹丹,陈近;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李琼,倪玉菁;从知识观的转型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之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芳亮;;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艺术[J];艺术教育;2010年01期

2 庆旭;;师范生对书法应有的文化认识[J];中国钢笔书法;2010年01期

3 姬英涛;;科学发展语境下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4 廖建梅;;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社会化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卢先明;;论当代中国公益伦理建构的现实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6 魏辰鹏;;如果你是师范生[J];教育艺术;2010年02期

7 陈玫;;论表达语境差建构中的辨证关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2期

8 唐凤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习生课堂教学气氛浅析及相关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年02期

9 王克伟;;关注师范生心理问题 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5期

10 廖全明;陈小琴;;师范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佳;;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凯;陆国飞;王路路;姜子月;;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库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赵春艳;魏彦;马荣华;;高师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王洪;;校本教研——教师个性发展的的源动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姚宇;;《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6 梁瑞昌;;读后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李尚宁;;论师范生的人际智能的开发与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王长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张飞雄;李雅轩;胡英考;晏月明;赵昕;蔡民华;任东;;高师院校遗传学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赵亮 记者 彭冰;免费师范生,“绣球”抛给谁?[N];工人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解艳华;中职师资,如何“有备无患”?[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生 赵亮 记者 彭冰;免费师范生,“绣球”抛给谁?[N];工人日报;2011年

4 张根健;重视学前师资培养培训[N];青岛日报;2011年

5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陈心月;江苏:拟招100名本科男幼教[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志峰 刘志强 董洪亮 王乐文 姜泓冰 刘文波 杨旭;临近毕业,心情有些复杂[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志峰 董洪亮 赵红;期待与政策一同成长[N];人民日报;2011年

8 刘雅娴;新疆全面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董洪亮 刘志强 赵红;平常故事,“不平常”的青春[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余红 龙舟 整理;“订单式”培养农村中西医结合人才[N];云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吴斌;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博;高师美术学专业全程化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3 高原;一词一景,幻化无穷[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昂;戏剧《归家》和《背叛》中的他者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俊;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巢小妹;国民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郗海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晓影;高师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立华;高师院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容溪;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视角来看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9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99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