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县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
本文选题:五华客家话 + 体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五华方言里的若干语法范畴为研究对象,对五华方言中的特色语法现象进行了专题式探讨,以点带面,揭示五华方言语法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尝试通过“普—方—古”的大三角视野,立体地观照单点方言语法特点,并据此延伸至汉语语法相关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五华县的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五华方言的音系、相关语法研究现状综述、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以及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等。 第二章,动词的体。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动词的体貌做了描写和考察,包括完成体、进行体、先行体、持续体、经历体、起始体、继续体、已然体、将然体、短时貌/尝试貌、反复貌和连续貌。 第三章,形容词的级。主要讨论五华方言中状态形容词的程度量级,分析了状态形容的重叠式和附加式。 第四章,程度副词。主要对五华方言中几个程度副词的量级范畴进行了系统描写和分析。 第五章,介词。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介词的用法及语义做了描写和考察。 第六章,助词。主要对五华县方言中的助词做了描写和考察,包括了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第七章,结语。这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主要阐述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Wuhua dial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rries out a special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grammatical phenomena in the Wuhua dialect, and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mmar of Wuhua diale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mmar of the dialect. In the study method,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ingle point dialect are stereoscopic and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ingle point dialect are stereoscopic.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dialects in Wuhua County, the phonology of Wuhua dial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grammar research, the source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orpus, the object,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the body of the verb, mainly describes and examines the physique of the verbs in the dialect of Wuhua County, includ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body, the progressive body, the antecedent body, the experience body, the starting body, the continuing body, the body, the short appearance / trial appearance, the repeated appearance and the continuous appearanc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egree of adjectives. The degree of state adjectives in Wuhua dialect is mainly discussed, and the overlapping and additional expressions of state descriptions are analyzed.
The fourth chapter, degree adverbs, mainl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degree categories of several adverbs in Wuhua dialect.
The fifth chapter, prepositions, mainly describes and examines the usage and semantics of Interlanguage in Wuhua county dialect.
The sixth chapter, auxiliary words, mainly describes and examines the auxiliary words in Wuhua dialect, including structural auxiliary, dynamic auxiliary and modal auxiliary.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and mainly expounds some thoughts on this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彩凤;;试析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咣咣、嗷嗷、嘎嘎、哇哇”[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刘晓春;;《韩非子》中表极度的程度副词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杨帆;;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特点浅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宋兆娟;刘玉婷;;程度副词在政治文献中的对等翻译——以《十七大报告》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韩晓云;;河北藁城方言程度副词说略[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6 陶瑷丽;;程度的表达形式:程度副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芳;;“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限定与语义特征[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楼枫;;烟台方言程度副词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9 徐琳;;浅论浙江衢州话中的几个程度副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10 蒋媛媛;;“A着”句式在甘南方言中的用法特点[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赵宏;;日语口语中的程度副词使用特征[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付继伟;;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状况的考察与分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尹绍华;;浅谈羡余成分造成的语病[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琳宏;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倾向性识别机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章剑锋;张奇;吴立德;黄萱菁;;中文评论挖掘中的主观性关系抽取[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黄世中;一脉相承 各居强势[N];温州日报;2008年
5 徐斐;金华方言撷趣[N];金华日报;2005年
6 侯丽芳;好名称助推洋品牌[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7 田草雨;在“高端”流行的社会生存法则[N];长江日报;2007年
8 侯丽芳;品牌欲扬名还需好译名[N];经济参考报;2007年
9 金良;学会说话 消灭语病[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汪静;75亿美元日本“偷袭”安大线[N];中国经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危艳丽;汉英模糊量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刘杰;汉语相似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解正明;基于社会认知的汉语有标记构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巫洁;《儿女英雄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慧;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方波;自然语言理解中副词修饰作用的研究及其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静;《敦煌愿文集》程度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换玲;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程度副词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6 李颜弟;表程度范畴的负面语义源词语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李信玉;中韩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程度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周丽萍;程度副词对VP的选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慧玲;闽南语“低量级程度副词+形容重叠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1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