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错音字现象及解决路径
本文选题:电视剧 + 读音 ; 参考:《青年记者》2013年36期
【摘要】:正在一些影视剧中常出现一些字音的错误,既影响了传播内容,也不利于普通话的规范。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所指的影视剧,是指使用中国普通话发音的电影和电视剧(包括中国大陆片、港台片和外国片的中文发音片)。错音字是指影视剧里演员或者配音无意读错的字音(重点研究比较常见的错音字),不包括某些影视剧故意搞怪以及用半方言、方言来读的字音。易错音的字笔者通过暴风影音对1980年到2013年的知名影视剧进行搜索,得出以下部分易错音的字:1.把"梵文"的"梵"念成fán,正确读音是fàn。1986年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把它这样读错。2.把"刽子手"的"刽"念成kuài,正确的读音是guì。比如1997年赵薇、林心如版的《还珠格格》第一部里,紫薇这个才女就把它念错了。
[Abstract]:In some movies and TV dramas, there are often errors in pronunciation, which not only affect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hinder the standard of Putonghua.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The films and TV dramas in this article refer to films and TV dramas which use 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Putonghua (including Chinese mainland films, Hong Kong TV films and foreign films). Mispronunciations refer to characters that actors or dubs do not intend to mispronounce in movies and TV dramas (the emphasis is on the common mispronunciations, not including those of some movies and TV plays that are deliberately funny and read in half dialects and dialects. The author searched the famous TV series from 1980 to 2013 through Storm Player, and got the following words: 1: 1. To pronounce the Sanskrit "Brahman" as f 谩 n,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is that the Tang monk in f 脿 n. 1986, six years old children's edit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 misread it this way. To pronounce the executioner's "executioner" as ku 脿 i.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is gu rather. For example, in the 1997 Zhao Wei, Lin Xinru version of Huanzhu GE, the first film, this talented woman misread it.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H1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德峰;;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注音和拼写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1期
2 郑明友;;论音韵学的学术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3 乔永;徐从权;;《辞源》注音音节研究[J];语言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荣蓉;现代汉语审音工作的回顾及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胜瑜;曹雯;;“草根”娱乐秀:农民导演和他的剧组生活[J];传奇文学选刊(人物金刊);2006年08期
2 阳阳妈;;第一次拍电视[J];母婴世界;2010年12期
3 ;红人馆[J];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13期
4 实父;;“万乘”的读音[J];文史杂志;2008年02期
5 李彦莹;;打造谍战盛宴[J];大众电影;2006年10期
6 薄荷;;牛萌萌 我不是模特,我是个专业演员[J];甲壳虫;2007年09期
7 陈冬冬;《难舍真情》:一次难忘的制作[J];中国电视;2000年12期
8 王颖;;杨子 片酬比腕儿高[J];英才;2005年12期
9 刘立京;两大表演派别的碰撞与交融 22集电视剧《基因之战》拍摄感言[J];剧作家;2005年03期
10 田雨 ,张煊 ,林焱 ,北村 ,陈欣欣 ,夏蒙 ,华孚;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电视剧《武则天》七人谈[J];福建艺术;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苒苒;;年轻演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2 黄建新;;电影的核心是演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3 邵牧君;;影视表演跟舞台表演基本上是两回事[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4 李苒苒;;浅谈内地与香港的影视表演[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5 郑卫莉;;走进水水[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6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介绍[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7 契·那日图;;我演札木合的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8 赵子岳;;谈谈我做演员的几点体会——演员与观众[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9 林洪桐;;呼唤“演员时代”的回归——表演艺术忧思录[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冯小刚;;关于演员的“变化”[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妍;《飞天舞》:东南亚地区同步发行播出[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王可鸣飞 杨一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N];中国电影报;2005年
3 商报记者 吴颖;《倚天屠龙记》成华谊年度最贵电视剧[N];北京商报;2008年
4 记者 赵文侠;高收视率未必都靠腕儿戳着[N];北京日报;2006年
5 周娴 徐晖;国产电视剧5年之痒等待“破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童姝;悬念剧重在调动观众参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朱永华;红色经典 别样风流[N];湖南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珏娟 实习生 朱培琳 逸玲;蜀中电视剧何时“独”亮荧屏[N];四川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傅庆萱;2008年——最值得期待的十部电视剧[N];文汇报;2008年
10 大任;网吧局域网擅播电视剧侵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传华;社会表演学视野下电视剧中法律工作者的表演[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2 钟鸣;传统的发明[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3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4年
4 白小易;碰撞与整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望波;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徐小立;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7 宋洁;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李兴亮;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庆升;计算机辅助普通话发音评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石竹青;大众传播时代的电视艺术性[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秀银;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视栏目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季泓一;论韩国电视剧的三大特征[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3 李群;亚洲漫画改编电视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媛;最是那一抹“姹紫嫣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巾;空间文化批评视域下的中国近期电视剧[D];新疆大学;2008年
6 吴畅;中国电视剧市场的运营管理规制问题探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刘任永;曹禺话剧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广欣;韩国电视剧成功进入我国的传播学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9 曲少枫;我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冰;论八九十年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3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1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