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新词语传播中的作用和职责
本文选题:媒体 + 新词语 ; 参考:《编辑学刊》2011年06期
【摘要】: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语言,新词语得以广泛传播离不开媒体的作用。媒体对大众使用新词语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能直接催生某些新词语。媒体要把好吸收新词语的关,传播规范的媒体语言。
[Abstract]:Media can not only spread information but also spread language, new words can not be widely spread without the role of media. The media can demonstrate and guide the use of new words by the public, which can directl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ome new words. The media should absorb new words and spread standardized media languag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振兰;;从大众传媒看新时期新词语的传播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吉良;;英汉仿译的极限——兼谈Brainstorming的中文译名“头脑风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牛秀丽;;从生态语言学角度看俄语中的外来词[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力丹;高楠;;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J];江淮论坛;2011年02期
4 谢光辉;;国家体育语言问题新论——“非形式逻辑”的哲学阐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田宇贺;试论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的两个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6 何晓丽;;现代汉语词缀化现象发展探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周领顺;辞书编纂对新词语应重在描写[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李晓芹;陈文锋;;网络语言的本体失范及其矫正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邹纲,刘洋,刘群,孟遥,于浩,西野文人,亢世勇;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J];中文信息学报;2004年06期
10 黄知常,舒解生;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海军;基于大规模语料的中文新词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仲鸣;香港三及第文体的流变及其语言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赵汝庆;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姜韶华;科研项目管理中的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高红;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汉语浅层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龚才春;短文本语言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8年
9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迎馨;建筑图中有限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理解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吕靖;互联网搜索词分类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刚;现代汉语类词缀“非、准、性、化、家”的发展演变与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莎莎;一种中文未登录词识别及词典设计新方法[D];西南大学;2011年
5 田士峰;少发性新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赛群;潜在名词后缀“族”的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何爱元;基于词典和概率统计的中文分词算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谷天宇;互联网有害节目信息数据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闫萍;近十年来汉语新词语的考察与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周春波;面向WI输入法的新词发现技术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振昆;仿造词的形式及其规范化[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2 季羡林;卷首语[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3 张广育;“猫熊”变“熊猫”[J];咬文嚼字;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洪波;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4年04期
2 黄灵红;粗鄙化:当代媒体语言新变中的浊流[J];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3 谈爱年;文学语言、媒体语言与写作教学[J];写作;2004年12期
4 史慧;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问题刍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胡卫;;旧词翻新形成的新词语的几种情况[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3期
6 舍·敖特根巴雅尔;;《汉蒙新词语诠释词典》的编纂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6期
7 伍玉婵;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浅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流行新词语(网络版)[J];中国电子出版;2001年01期
9 ;来稿摘登[J];中国地方志;2003年01期
10 李必辉;王作新;;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力群;;媒体语言泛方言化现象的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冯学民;;“红段子”与网络时代的媒体语言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衍妮;;谈新词语中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家恒;李文花;;新词语自动识别方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颜伟;亢世勇;;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新词语动词语法特征的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亢世勇;;语料库技术在新词语词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姚喜双;郭龙生;;媒体及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鲍明凌;亢世勇;;基于数据库的现代汉语新词语缩略语的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洪波;;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铭鉴;媒体语言也须“咬”一“咬”[N];解放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昊;新词语一年诞生396条[N];北京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任丽梅;我国2009年出现新词语396条[N];中国改革报;2010年
4 吕永海;话说“新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通讯员 廖翔;双流气象微博:传播信息 关注民生[N];中国气象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新词语涌现折射社会发展轨迹[N];工人日报;2003年
7 记者 刘昊;汉语去年又增254条新词语[N];北京日报;2008年
8 刘毅;中文新词语专家论是非[N];团结报;2000年
9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新词语犹如朝日[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李莉;教育部发布新词语 次贷和谐号等上榜[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陈雪奇;整合版面视觉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宋琳;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魏晋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史艳岚;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原;[D];山西大学;2004年
2 周根飞;“刀”、“雷”、“V纭薄ⅰ癷选保和绶麓视锔霭秆芯縖D];安徽大学;2010年
3 谢莉琳;试论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中新词语的教学[D];暨南大学;2012年
4 张红;汉语经贸新词语与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何苗;现代汉语二十年新词语管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玉珊;从新词语谈当今社会文化[D];延边大学;2003年
7 莫维;媒体语言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伊兴荣;从《新华新词语词典》看新词语造词法[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骆彬;汉语新词语辅助识别系统的研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杨燕芳;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5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3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