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杀”的语义演变过程和动因

发布时间:2018-06-24 23:29

  本文选题:类型变化 + 语义演变 ; 参考:《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杀"单独作谓语时表示"动作+结果","结果"蕴涵在动作行为之中;至宋元时期基本上只表示动作,不表示结果,并持续至今。"杀"发生了两次根本变化:1)中古汉语"X杀"、"杀Y"的出现,由于缺省状态下,"杀"表异质活动,光杆动词"杀"本身可以表达"杀死"的语义功能,所以在表示"动作"语义时有两条并行途径,即光杆"杀"和动结式的"杀Y";2)"V杀"被"V死"替代,在近代汉语中只剩下"杀Y"。由于概念结构和语义激活等因素的制约,使成式、偏正式及并列式之间能相互转化,而范域式则具有独特的句法表现。这两次变化和汉语语言类型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转变,以及动补结构、体标记成熟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Kill" was used as a predicate for "action result" and "result" was implied in the action behavior; until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t was basically only an action, not a result,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 There have been two fundamental changes in "kill" ("X kill" and "kill Y" in ancient Chinese). Because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kill" by default, the naked verb "kill" itself can express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kill". Therefore, there are two parallel ways to express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action", that is, bare pole "kill" and moving-junction "kill Y" 2) "V kill" is replaced by "V death", only "kill Y" is left in modern Chinese.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semantic activation, the formative form, partial formality and parallel form can transform each other, while the norm domain type has its own syntactic expression. These two chang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ypes from comprehensive to analytical, as well as the matured background of move-complement structure and aspect marker.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40005)资助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下)[J];国外语言学;1986年03期

2 吴福祥;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3 石毓智;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4 徐丹;从动补结构的形成看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兼谈汉语动词语义及功能的分化[J];语文研究;2001年02期

5 任鹰;;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J];中国语文;2001年04期

6 梁银峰;;“啄雌鸽杀”的“杀”是表结果的不及物动词吗?[J];中国语文;2003年02期

7 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8 帅志嵩;;中古汉语“VO杀”补说[J];语文知识;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涛;;从《说文解字》的同义词看同义并列双音词词素义的历时演变[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Schlesinger ,李晋霞;《认知空间与语言的“格”:英语的语义和句法范畴》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3 陈佳;赵友斌;;也论现代汉语的运动事件词汇化语义编码模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6期

4 殷晓杰;;再论“啄雌鸽杀”之“杀”的性质及相关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朱庆祥;;双面句式研究概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进;葛慧;;《元曲选》宾白的“则被……也”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张延成;梅祖麟教授语法史论文点评[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8 刘敏;;汉语可逆句式的图形—背景研究——结合动词矢量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孙书杰;;从郑玄注释语看汉语动结式的产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吴茂刚;;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特征[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丽;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文文;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孟凯;现代汉语“X+N_(役事)”致使复合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潘泰;现代汉语移动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进;《元曲选》祈使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业;《战国策》连动结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常婧;汉语动结式致事论元实现的构式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彭苗苗;“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环;潜江方言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培;述语为动补结构的主宾可逆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雅丽;汉语“V成”的句法语义研究及语法化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蔡淑美;现代汉语特殊与格结构“V+X+的+O”格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陈晓蕾;基于构式语法的双数量结构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徐英爱;现代汉语致使句与韩语相关句式比较[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崔辰而;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致使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乐士;;从《左传》和《史记》的比较看《史记》的动补式[J];东岳论丛;1984年04期

2 李志兵;汉语使成式的形成[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3 吴福祥;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4 祝敏彻;再谈使成式(动结式)的产生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

5 宋绍年;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J];古汉语研究;1994年02期

6 耿振生;古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J];古汉语研究;1996年02期

7 曹国安;使成式产生时期的确认[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8 李小荣;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9 祝敏_,

本文编号:2063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63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