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以汉语楼盘广告为例
本文选题:楼盘广告 + 预设 ; 参考:《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摘要】:一个好的广告语一方面可以反映各自楼盘的特点,让客户了解楼盘;另一方面能让客户看一眼就记住该楼盘,从而达到宣传推广楼盘的目的。因此开发商为了推出自己的广告语,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楼盘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目的相同,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本文从语用预设原型结构的认知心理出发,以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为基础,对汉语楼盘广告中的语用预设进行认知分析,从认知角度分析楼盘广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的预设机制。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a good advertising language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properties, let customers understand the property; on the other hand, can let the customer take a look to remember the property, thereby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property. So developers in order to launch their own advertising language, racking brains, painstaking thought. The purpos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 is the same and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are variou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the prototype structur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Chinese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s. Cognitive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advertising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esupposition mechanism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08BYY07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彭有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王寅,李弘;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4 冉永平;;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5 王珏;谭静;陈丽丽;;构式等级降低与辞格生成[J];修辞学习;200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杰;艺术语言与语法病句[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3 李胜梅;;修辞现象的结构分析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王希杰;病句生成学[J];汉语学习;1989年03期
5 陆俭明;词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6 张燕春;易位与倒装和追补[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7 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从莱庭;μ学派的“一般”辞格理论[J];外语学刊;1999年04期
9 孟建安;论病句修辞学的四个研究平面[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周延云;汉语辞格研究综述[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兰;;构式语法及在其框架下的语言习得[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成军;;论元结构构式与动词的整合[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3 秦亚勋;;专有名词存现句的构式地位及特征[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5 冯奇;马婧雯;;再议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的局限性[J];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李春;;构式语法理论微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1期
7 冯园园;;构式的心理属性对言语交际的认知阐释[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8 林艳;;英汉双宾构式的共性和个性之比较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张雪涛;_5德岁;;认知语言学理论观照下的汉语歧义现象[J];江淮论坛;2010年02期
10 李玉辉;;构式语法——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新动向[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春宏;;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研究的现状与思考[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杨德森;;人性的自然形成与社会塑造[A];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曹贤文;;从认知语言学用法论模型透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6 侯军华;李爽;赵淑萍;宁菲;;聋儿家长对耳聋基因检测的认知分析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高原;;谈汉语中位移动词的变化——以《古文观止》为个案的认知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周明强;;歧义的形成与消解的认知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惠婷;为婚姻家庭问题“把脉”[N];河南日报;2008年
2 吴燕;为谁而开的迷迭香[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李跃平 钱小明;上海总队积极探索心理工作新途径[N];人民武警;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冯军伟;现代汉语认识情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何兵;库恩后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芙蓉;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双及物构式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艳;小说前景化语言的认知分析与翻译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贾晓静;构式语法角度下的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蔺红霞;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刘淼;构式的形成与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娜;"一X一Y"结构构成与意义的认知解析[D];燕山大学;2010年
7 封奇博;美国政治演说中政治因素的体验认知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曾庆安;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双及物构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邓素芬;英汉比较关联构式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海韫;安徽宿松话的双及物结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4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6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