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视阈下对语言学习本质的反思
本文选题:理解 + 语言游戏 ; 参考:《东南学术》2011年06期
【摘要】:理解以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诠释了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学习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和文本学习构成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语言游戏由于本身无法对过去进行复活和居有,因此限制了语言学习对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构建。而文本学习以先天具有的"解释学循环"的理解结构承诺了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可能性。语言学习不但在于理解语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理解语言的意义来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以发展的历史视阈获得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的理解是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价值所在。
[Abstract]:Understanding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meaning in practice with the essence of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s. Language games and text learning constitut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games cannot revive and exist the past, so it limi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Text learning promises the possibilit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with the innate "hermeneutics cycle" understanding structure. Language learning lies not only i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also in constructing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The value of constructing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li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hinking of the present life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人文传媒系;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2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4 郭嘤蔚;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传开,余在海;交往范畴和交往实践观研究之评说[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李留义;;承认关系中的人性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邓春莲;在爱中存在——论弗罗姆总体人的主体性解放道路[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国坛;;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杨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学;2002年
5 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先桃;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8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9 牟艾力;论师范生教育责任感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涂文娟;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张开荣;“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刍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胡振亚,秦书生;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世界观[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黄扬清;优化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1期
5 栾贻信;洪斌;;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及五个层面[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6 胡安水;;生态价值的含义及其分类[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7 韦义平;;教学策略的三维研究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赵慧英,白哈斯;浅论生态学概念[J];甘肃科技;2005年02期
9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韦义平;沃建中;;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贤育;;浅析构建理想语言的不可行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2 管昕;;“语言学是人学”浅析[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3 孙丽;;简论维特根斯坦对刘宓庆翻译理论形成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天梅;;中文脑筋急转弯中超常规的语用预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高歌;;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何玉;;从“元叙事”的危机看利奥塔对现代性的批判[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7 徐默凡;;流行并游戏着[J];咬文嚼字;2011年09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健平;;关于语词的理解与对象的命名[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朱志方;代天善;;普遍语法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著名作家 王蒙邋崔丹丹 陈晓春 整理;语言的功能和陷阱[N];新华日报;2008年
2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3 任胜利;多点语言样板 提升语言质量[N];人民日报;2007年
4 任胜利;李宇明:多点语言样板提升语言质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珂;语言游戏与学前儿童音能词能发展关联性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2 竺迎姣;试析耶利内克的语言游戏及其汉译难点[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宁桂;语言游戏与语境解释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朱学海;以语法为中心的维特根斯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池舒文;语词意义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真姬;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游戏[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张广兰;论伽达默尔主体间性语言观[D];华侨大学;2011年
8 谢萌;从“不可说”看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意义观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3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7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