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者视角词典编纂自动释义的理据
本文选题:学习者 + 词典编纂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摘要】:信息化词典学的发展必须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学习需求。在此我们探讨词典编纂面向学习者自动释义功能的理据:一是纸质词典信息的重现是电子化词典的主要编撰方式;二是从查询自动化发展到内容生成自动化是编纂自动化的基本需求;三是发展到面向用户的自动化是自动化编撰的有效跨越;四是可拆解的系列自动化计算过程是人工释义过程的基础。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exicography must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and special learning needs of learner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motivation of lexicography for learners' automatic interpretation: first, the reproduction of paper dictionary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compiling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Second, the development from query automation to content generation automation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ompilation automation, the third is to develop to user-oriented automation is an effective leap of automation compilation; Fourth, the detachable series of automatic calculation process is the basis of manual interpreta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外语系;
【基金】: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2013SJD740028)
【分类号】:H0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夏立新;;对汉英语文词典编纂和出版的一些思考[J];出版科学;2011年02期
2 解海江;章黎平;;词典编纂理念的二度转向[J];辞书研究;2010年06期
3 亢世勇;王兴隆;谢晓艳;;我国计算机辅助词典编纂系统初步调查研究[J];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4 成文丽,曲开社,冯秀芳;计算机辅助词典编纂的技术分析与系统设计[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6 陆谷孙;王馥芳;;当代英美词典编纂五十年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7 尹世超;语体变异与语言规范及词典编纂——以标题语言为例[J];修辞学习;2005年01期
8 李红印;;构词与造句: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两个重心[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芳;;语料库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妍;;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冯寿忠;;修辞研究方法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朱锡明;;英语语用学论文标题的形式特点——以国际语用学会会刊《语用学报》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黄文珍;;语用学视角下的对等翻译失误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梅丽;;基于语类结构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7 章柏成;;语料库与英语词汇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林栺;;跨学科环境下的现代词典理论与实践[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9 方宝花;何华连;;我国2006年辞书学研究述略[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10 王馥芳;;优势和不足——《新英汉词典》(第四版)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五版)的比较[J];辞书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辛苏娟;;英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用户友善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蕴;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韶华;科研项目管理中的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杨志欣;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李早霞;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里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原晓艳;英语学习词典与FrameNet中视觉动词的词汇意义处理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丹;照应及其在法律文本中的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银梓;网络新闻标题语法特点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倪莉莉;标题用词与格式对于语体的选择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李婧;媒体标题的新用词与新格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杨晶;互动式多媒体与国际学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复旦大学;2011年
9 高丽绪;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柴同文;英语中的情态:系统功能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嘉民;;辞书质量技术保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编辑;2007年01期
2 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3 章宜华;语文学习词典的创新与释义问题探讨──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4 陆汝占;汉语词典编纂一体化环境(上)[J];辞书研究;2000年02期
5 陆汝占;汉语词典编纂一体化环境(下)[J];辞书研究;2000年03期
6 李安兴;《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第三版例证安排的启示[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7 R.R.K.哈特曼 ,胡美华;词典使用者观察:特别关注跨语词典[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8 王惠,李康年;大型词典编纂的计算机辅助开发与管理系统[J];辞书研究;2004年02期
9 徐海;《新牛津英语词典》的创新与英语单语词典编纂的新趋势[J];辞书研究;2004年02期
10 常宝宝;;基于语料库的双语词典编纂平台的构建[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时仪;;数据库建设与断代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史建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古今汉语词典》检字表[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章宜华;;电子词典编纂的一般原则[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4 高永伟;;网络时代的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张国强;;数据库化的辞书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6 隋岩;张普;;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动态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7 郭启新;杨蔚;;英汉双语语料库的建立与英汉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张锦文;;国外在线语料库与英语在线词典管窥[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9 李晓红;;百科全书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张肖肖;;试论词典编纂的“稳定性”和“动态性”——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胡开宝;;国外当代词典学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3 崔乐;;单音节颜色词释义方法的比较与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陆谷孙;词典的继承与创新[J];辞书研究;1998年01期
5 Л.В.马拉霍夫斯基;Л.П斯图平;卫志强;;英语牛津大词典(编纂一百周年、出版五十周年纪念)[J];当代语言学;1979年03期
6 潘再平;《词典学国际手册》大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7 林栺;;跨学科环境下的现代词典理论与实践[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8 王弘宇;;外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词典[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9 文平;;词典使用者的需要在不断变化[J];辞书研究;1983年03期
10 陈伟;李爱华;;“翻译”与“词典”链接的意义哲学渊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简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于海江;;理论对词典编纂的指导作用[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陈国华;梁茂成;Adam Kilgarriff;;语料库与词典编纂的接口——词典编纂辅助工具Sketch Engine剖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徐海;;国内外词例研究综述[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小海;;学习者语料库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于祝年;王瑞;;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中提倡自主学习[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尔东;新型实用的普通话教程[N];太原日报;2006年
2 范谷枫;普通话教学之我见[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3 芮东莉;译介工作:永远的桥梁工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周玮;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汉字文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5 成铭;汉语和英法德等10种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齐沪扬;汉语国际推广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李淑娟;从兴趣和需求出发是最重要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焱木;“奥运汉语”巧妙展示汉字文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 胡润文;浅谈篇章的过度学习[N];甘肃日报;2009年
10 董洪亮;“汉语托福”明年大调整[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谭春;概念结构与概念石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3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恩熙;泰国学习者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习得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常晓伟;泰国汉语学习者比较句习得顺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陈林;汉语国际推广网络平台策划[D];吉林大学;2012年
7 范佩华;汉语初级学习者语义协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吴梦云;乌克兰汉语学习者汉语单字调习得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9 刘文彬;中韩汉语合作教学学习者个体因素调查[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三龙;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比语音偏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77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7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