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

发布时间:2018-06-28 09:04

  本文选题:唐韵 + 蒋藏本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蒋藏本《唐韵》成书于唐代,其所引《说文》比二徐本更加接近许书原貌,对《说文》校勘具有重要的价值。然《唐韵》流传年代久远,其所引《说文》亦存在残损和缺脱,需要加以校订和整理。《唐韵》所引《说文》讹误之例有字形讹误、字词缺脱、文字误衍等。
[Abstract]:In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rhyme, which was quoted by the Tang Dynasty, was more close to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Xu than two Xu, and was of great value to the textual criticism of "Shuo Wen >". Derivativ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本例释[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慧;;读《<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蒋雯;;从《兵要望江南》的押韵特征看作者所属时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鹤鸣;;宋代谱学创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魏现军;;《新修}k音引证群籍玉篇》之《玉篇》蓝本考[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东华;;麦克斯·缪勒与“译名之争”[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华珍;;“退婴”探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关祥可;;马泊六的典型代表——浅论《水浒传》中的王婆[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杨天宇;;郑玄注《三礼》所用“当为”术语释例[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巍;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松实;;“宜臼”“宜生”小释[J];文献;1985年03期

2 戴文葆;;历代编辑列传(七)[J];中国出版;1986年07期

3 榕培;;说文解字话英语[J];英语知识;1987年01期

4 李梦龙;;释“河”[J];语言研究;1993年01期

5 杨光治;;诗的尴尬[J];诗刊;1998年04期

6 李晓蓉;《说文解字》与文言文教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田定文;“说文解字”新感悟(连载七) 罪[J];西南民兵杂志;2003年06期

8 郅真;说“的”字[J];课外语文(初中);2004年11期

9 张祥友;;浅析《说文解字》中的“卑”声字[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丹;;《说文解字·口部》小议[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葛力力;;字词辨析二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彦彬;;古老汉字的再认识——简评《说文解字部首解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刘韶军;;《说文解字约注》学术价值初探[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雪丹;张苇航;;读余云岫先生《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有感[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波;;譬与譬式推理[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申红玲;;《说文解字》中所见产科词语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戴志坚;;美不胜收的福建廊桥[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鞠宝兆;;《内经》有关脾藏象发生的文字文化基础[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敏;王庆国;李宇航;闫军堂;;《伤寒论》“大黄如博x佔哟蟆笨急鎇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熊伟民;《语文教学说文解字》化解汉字“四难”[N];湖北日报;2001年

2 世联地产董事长 陈劲松;澄清概念 行业秩序方可建立[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记者 张乐;看个性代表如何“个性化”议政[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任继f ;说“文”谈“字”[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守奎;《说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爽;移动的学校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天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刘国挺 袁国亮 杨志有;打开中华汉字的大门[N];河南日报;2005年

8 齐冲天;字典改革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6年

9 邓宁辛;解读汉字[N];长江日报;2005年

10 马保平;释义“和谐社会”[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玲敬;《说文解字翼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孙雅芬;桂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祁润兴;义理易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8 吴先文;东汉单字为训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松;《昭明文选》李善注征引《说文解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楠;《谐声谱》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姜永超;《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霞;《说文解字》与古代地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波;《说文解字·犬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吴叶霞;《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述例[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彦艳;《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D];郑州大学;2008年

8 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莫伯峰;《说文》会意模式初探[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亚蓉;《说文解字》谐声字的音韵关系及上古声母的讨论[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7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77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