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藏语的“的”字结构

发布时间:2018-06-29 02:45

  本文选题:汉藏语 + “的”字结构 ; 参考:《汉语学报》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认为汉藏语"的"字结构的共性特征是类型学上的共性,而非发生学上的共性。"的"字结构的发达与否与语言的分析性强弱存在着蕴涵关系,即分析性强蕴涵着"的"字结构发达或趋向发达,反之亦然。此外,还对汉藏语"的"字的词源关系,以及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字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 are the generality of typology, but not the generality of the learn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the word structure of minority languages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华文学院;
【分类号】:H146.3;H2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泽然;哈尼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序[J];民族语文;2003年02期

2 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沛如;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3 刘丹青;语法调查与研究中的从属小句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4 王辉;;结构理论的新论述—替换和扩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黄大祥;量词为名量的“A_1一量A_2一量”格式[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建华;领属性与非领属性Rd结构的语义类形式型[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7 马庆株;结合语义表达的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8 杭丽滨;体词性的“X_1的X_2”的时体问题[J];汉语学习;2001年03期

9 戚晓杰;从语序足句看标题与词组的区别[J];汉语学习;2004年04期

10 徐阳春,钱书新;“N_1+的+N_2”结构歧义考察[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5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中;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芳芳;指人“的”字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刘淑霞;现代汉语间接定语考察[D];河南大学;2002年

5 王艳芳;现代汉语“的”字短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东;“是N_1V的N_2”序列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7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8 冈美智子;试论现代汉语“来/去”做趋向语一些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10 赵德玉;汉语句法分析技术及其在机器人辅助教育智能接口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J];民族语文;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小民;达瓦次仁;;汉藏语传统翻译原则比较研究[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2 王双成;;安多藏语的小舌音[J];语言科学;2011年05期

3 ;推广汉藏双语教育 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康巴卫视举办“爱祖国爱家乡”2011年汉藏双语演讲大赛[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4 罗爱军;南小民;潘冰冰;伍金加参;;西藏自治区汉藏语文翻译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基于西藏翻译工作者和读者的调查问卷分析[J];民族翻译;2009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陆招英;;语系假设与闽方言侗台语底层词初探[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黄振华;;清抄明代《河西译语》再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6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冒浩文 林启词;少数民族语言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黄行 赵明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在型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欧阳廷勇 吴一文;苗族古文字之谜[N];贵州民族报;2006年

4 禹言;一部大型语言国情专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记者 计亚男;濒危文字:是传承还是消亡[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付叶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应分类进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木仕华;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徐文堪;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中国声音[N];东方早报;2010年

9 黄树先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寻找词义演变的奥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姚小烈;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彪;汉语状态词缀及其类型学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国一姝;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莉;汉西领属结构的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璐;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的”字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明浩;汉语中“的”字结构的句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腾翔;基于CP与DP平行性的“的”字结构再分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年

4 晏虎;论“的”字结构的句法特征及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D];中南大学;2007年

5 孙顺;汉藏同源词音义对应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秦名娟;现代汉语替代形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杜娟;对韩汉语教学难点与教学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小燕;汉语中“的”和“的”字结构的句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李若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VP+的”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勇生;仫佬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0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80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