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相对性的语言性解读
本文选题:本体论 + 相对性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蒯因认为没有绝对正确的本体论。这种具有"相对性"的本体论是蒯因所谓翻译不确定性和指称不确定性论题的表演舞台。本体论相对性与语言机制中的语言结构和功能相关联,这对我们的跨语言交流具有启示意义。面对不同语言社团的语言系统及其所承诺或预设的本体论问题时,采用宽容原则和实验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Quine thought that there was no absolutely correct ontology. This kind of ontology with relativity is the stage of Quine's so-called translation uncertainty and referential uncertainty. Ontology relativity is related to languag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mechanism, which ha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our cross-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linguistic system of different linguistic communities and the ontological problems promised or prese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opt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and the spirit of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四川教育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康隆;文化相对主义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2 申小龙;人类文化的语言视界——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莫法有;奎因的整体性科学观与实践标准[J];求索;2003年05期
4 W.V.奎因,贾可春;本体论的相对性(节译)[J];世界哲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张小红;;语言背后的镜子——简析预设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深层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林莉兰;;奥斯汀言语行为二分说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季爱民;罗龙祥;;本体论与人生价值:当代本体论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胡萍英;;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朱晓红;周家春;;言语教学的哲学基础及实践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宋荣超;;语言范畴观的历史演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8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殷相印;;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胡志坚;;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7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茜;数学游戏大师——马丁·加德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艳;认知语义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长城;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伦建;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唐金莲;论可译性的哲学理据[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宁;语言文化学框架下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织女;;“不确定性”的语言机制——从辛普森的“视角的情态语法”看《游泳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高靖生;;科学理解论视野下的本体论承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高靖生;;科学理解视野下的本体论承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4 王荣江;;“本体论承诺”与科学知识不确定性的根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2期
5 杨晓敏;;奎因的本体论学说[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广森;不可超越的本体论[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7 杨武金;周志荣;;对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胡玻;拒斥形而上学——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朱放良;;评蒯因的本体论承诺理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秋成;;内涵实体的本体论地位[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恩东;井元伟;张嗣瀛;;不确定非线性组合系统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鲁棒控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蓓云;周辉;陈向跃;毛从光;;用Bootstrap方法求取电磁脉冲损伤函数[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美玉;刘玉忠;;具有执行器饱和的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反馈镇定[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俞新尧;陈宗基;;鲁棒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黄德才;赵克勤;钱能;;描述和处理系统不确定量的一种新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洪奕光;秦化淑;;力学系统的鲁棒控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费敏锐;郎文鹏;陈伯时;;工业炉窑用智能控制方法进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8 刘闯;刘西拉;;结构体系可靠性计算精度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9 孟红霞;贾英民;;一类非线性延迟不确定系统的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吕建伟;施文杰;;基于粗糙集的舰船研制方案效费分析研究[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密切关注不确定性 相机抉择从紧政策[N];金融时报;2007年
2 霍侃;七项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N];商务时报;2008年
3 吕航;英国货币政策给英镑带来不确定性[N];金融时报;2005年
4 金吾伦;复杂性思维的特征[N];学习时报;2005年
5 崔吕萍;宝硕大股东祭出清欠预案[N];北京商报;2006年
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牛犁;次贷危机增加国际油市不确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林U,
本文编号:2085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8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