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货币词语的文化和语义研究及其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7-02 19:25

  本文选题:货币词语 + 文化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而货币和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密切相关。货币词语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隐含着人们的经济关系。 本文以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指导,对货币词语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文化上,描写中国货币历史上货币名称的发展和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纸币货币到信用货币。又整理了大量货币熟语,从中分析了中国人传统的金钱观。然后从语义上,用义素分析法结合经济学的货币职能理论建立了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蓄四个语义场,用语体学理论对生活工作中的货币词语进行了口语、书面语的分析。最后,从应用上,由于货币文化影响了商务交际的效果,货币词语也是商务交际用词的一部分,所以,本文尝试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对外汉语的商务汉语教学中去,将中国货币历史文化和中国人传统的金钱观作为文化教学的素材,将货币职能和语体色彩作为词汇教学的一个方面,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构建词汇网络,提高记忆效率和准确度,有效得体地完成商务交际。
[Abstract]: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nd mone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economic life. Monetary words refle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but also imply people's economic relations. Guided by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monetary words. First of all, culturally,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urrency nam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rrency-from physical currency to metal currency, from paper currency to credit currency. A large number of currency idioms are sorted out, from whic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f money is analyzed. Then, in terms of semantics, the paper establishes four semantic fields of value scale, means of payment, means of circulation and saving of value by means of semem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monetary function of economics, and uses the theory of stylistics to speak money words and phrases in life and work. An analysis of written language Finally, as money culture affects the effect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monetary words are part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o 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ak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ese currency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iew of money as the material for cultural teaching, and taking the function of money and the style of language as one aspect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t helps learners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truct a vocabulary network.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effectively and appropriately complet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扬;近代英语词汇的发展概况[J];现代外语;1981年04期

2 钱倚云;词语内部的结构层次与上声的变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年02期

3 孙白梅;英语中的描述性复合词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4 冯树鉴;;英语表达“特别…”“尤其…”的词语浅探[J];外语研究;1986年01期

5 刘咏贵;;对号找带有数字的词语[J];英语知识;1988年03期

6 郭秀昌;锡伯语和维吾尔语音义相近词语[J];语言与翻译;1992年04期

7 符淮青;词的释义方式剖析(下)[J];辞书研究;1992年02期

8 黄维合;性别歧视在英语词语中的体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9 张敬仪;浅析汉维语互借的几个词语[J];语言与翻译;1993年04期

10 贺诚璋;记忆与修辞[J];思维与智慧;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钮葆;;对规范型语文词典选收词语问题的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吕禾;;一面性和两面性[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邢欣;;商务汉语案例阅读教材编写探讨[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志生;;魏晋南北朝墓志词语札记[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冰;;避免英汉文化陷阱:截然相反的国俗语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范登脉;;《大医精诚》校读札记[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一伟;华启清;;试析社科学报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选词用句基本要领[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9 杜欣;;谈商务汉语口语培训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敏春芳;;敦煌愿文语词诂解[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聪孙;词语的历史文化背景[N];协商新报;2007年

2 郝晓宝;网络热词应慎用[N];法制日报;2009年

3 邓肖南;上海父母热衷开发孩子右脑[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刘燕娜;品读词语引导感悟[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记者  田学科;科学家揭示词语与思想表达的内在联系[N];科技日报;2006年

6 海洋;浅谈臆造词语作为商标注册的优势[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王們;关于成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临颍一高 张艳;新词入文需谨慎,切莫弄“新”而成拙[N];学知报;2010年

9 本报报道组;2009即将闪耀、黯淡的六个词语[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刘照进;尊重每一个词语[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汤勤;《史记》与《战国策》语言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健;传媒新词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刘华;基于关键短语的文本内容标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胡清国;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娟;基于文本的领域本体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9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吉红;中、高级商务汉语教材中的生词层级探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袁步昌;东魏墓志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家洁慧;河东方言词语例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岚;表时段词语在现代汉语肯、否定句式中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5 罗蓓蕾;《左传》军事词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晁淑贞;《跟我学汉语》系列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裴正东;关注词语的多元文化信息 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晓睿;给词语加冕—狄兰·托马斯与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诗学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孙静;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商务汉语教材主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丹华;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0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90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