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及其社会背景
本文选题:民国 + 新疆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民国时期,新疆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实行以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课的民汉双语教育,同时启动了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的配套工作,从此,强迫少数民族儿童完全接受汉语学习的历史被打破,少数民族教育在规模上有了很大发展。民汉双语教育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与实行的,语言沟通的迫切需求、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取得期望的成效、使用民族语实施民族教育的思想得到提倡、国内外双语教育模式兴起等社会因素均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Xinjia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which mainly taught in ethnic languages and taught Chinese as well as bilingu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From then on, The history of forcing minority children to accept Chinese completely has been broken, and the scale of minority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greatly.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and implemented under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urgent need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and the idea of using the national language to carry out ethnic education was advocated. Social factors, such as the ris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t.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中语学院;
【分类号】:H2;H1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t;新加坡、欧美的双语(多语)教育——比较与语言学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范安怀;高中政治课双语教学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4 刘丽宁;80年代初至今新加坡华语使用状况分析及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2年05期
5 罗驱波,张申;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环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华,杨静,李惃,周志华;大学化学双语教学设计初探[J];大学化学;2005年03期
7 季真;从一个案例看化学双语教学[J];化学教育;2004年08期
8 潘涌;论课程创新与教学创造力的解放[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周新丽;;学生因素对双语教学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朱建成;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之探析[J];高教探索;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文;;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琦;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威;高中数学课程设计统一化与区别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耿淑玲;建国后中学化学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花子;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动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新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汉语课堂教学观状调查及其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6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立亚;语文课程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秀玲;评我区第二套维汉对照读物[D];新疆大学;2003年
9 秦立霞;近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何岳球;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选材和编排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兴濂;;民国时期的教育[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0年01期
2 尚伟;;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土地开发政策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3 鹿鸣;;肯不肯县前头相等[J];温州人;2010年01期
4 刘莉;;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熹》——兼谈其内容与特色[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韩红星;;看民国时期的报业“选秀”活动——以《北洋画报》的“四大女伶皇后”选秀为例[J];兰台世界;2010年01期
6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庞学铨;王玲玲;;黄龙吐翠[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8 沈蕾;;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考辨[J];北京档案;2010年02期
9 桑竹;;民国时期外交突发事件与应对策略分析(上)[J];办公室业务;2010年02期
10 段基亮;;民国时期明真法师护教之努力[J];法音;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枫;岳华;;湖北清代民国银锭形制和类别的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周祥;;中、中、交三行上海地名券上的暗记——兼述民国时期的银行领券制度[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3 刘平;;民国时期的存款实名制及其历史启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4 陈金圣;;高等教育史视角下的大学“行政化”问题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涛;;丁玲论瞿秋白的一篇佚文[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管玉婷;;近代中国的跨国社团——以中国扶轮社沪、宁分社为中心[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7 邵丹;;满族的历史化与东北的非领地化:民国早期民族学和边疆研究[A];“满学: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8 荆绍福;许光明;徐卫红;崔晓伟;马秀艳;徐丽萍;;档案纸张老化与修裱关系的研究[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9 陶德臣;;民国茶业的衰败破产及其原因[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10 于滋娴;张国莉;任文颖;;南京市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志兵;本土收藏传承嘉州文化[N];乐山日报;2011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郑欣淼;故宫学视野的故宫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剑尘;写在桑皮纸边上[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妙芝 刘宜洁;林厝棕蓑制作技艺濒临失传[N];潮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孔生;埂子街愿生寺重获新生[N];扬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毕树文;千年古村贾兆的前世今生[N];发展导报;2011年
7 孙启军;聚焦民族热点问题 关注边疆民族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民国教材热引发中小学教材冷思考[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滢莹;老课本为何仍有新魅力?[N];文学报;2011年
10 杨中海;旬阳的汉调二黄[N];安康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双霞;大泽山老母信仰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0年
2 何旭娟;张钫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高臣;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郝红暖;清代民国河北地区慈善组织的历史演变与空间运作(1644-1937)[D];暨南大学;2010年
5 龚志强;渐进与跨越:明清以来庐山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何晓坚;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9 苏国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靳晓芳;张家川回族行店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娜;从时尚广告审视月份牌现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牛天玉;民国时期中国西部科学院的自然资源调查及其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3 齐源;近代大凌河口变迁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豪斌;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旭辉;清末长江三峡地区重庆府属州、厅、县界线复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高岩;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水灾及社会救济[D];西南大学;2010年
7 沈桂钊;晚清夔州府各县界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蒋萍;民国时期北碚地区的旅游业[D];西南大学;2010年
9 苗阳;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王刚;1927-1937年间南京公共卫生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4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9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