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儿》翻译报告
本文选题:翻译项目报告 + 顾城 ; 参考:《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原文选用的是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与其妻子合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英儿》的八个部分,这也是他的绝笔之作,是一部真切的情爱忏悔录,书中主人翁与作者同名。全书以女主人公英儿和作者顾城的相恋为缘,出走为因,迭展开,淋漓尽致,表现了一个现代离世者的极端心理和异常恋。在顾城的笔下,,性爱变成了诗意般的境界,带给你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受。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引言,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和结构。第二、研究背景,包括作者介绍、原文背景、主要内容等。第三、理论准备,包括释义理论和关联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它们与小说翻译的联系。第四、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第五、总结在翻译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启发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第四部分是本翻译报告的主要部分。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translation project report. The original text is the eight parts of the only novel, "English", which is written by Gu Cheng,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obscure poem, and his wife. This is also his masterpiece and a true confession of love. The protagonist in the book has the same name as the author. The book is based on the love of the heroine Ying er and author Gu Cheng, running away as a result, unfolding, incisively and vividly, showing the extreme psychology and abnormal love of a modern deceased. In Gu Cheng's writings, sex becomes a poetic realm, giving you a feeling you've never had befo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ar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bjectives, meaning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Secon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author's introduction, the original background, the main content and so on. Third,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including the main ideas of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ovel translation. Fourth,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etc. Fifth,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enlightening and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still to be solved. The fourth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海燕;;《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认知解读——以关联理论为视角[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2 郝雯婧;;关联理论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法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3 刘志阳;;以关联理论的视角看幽默话语的产生机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康捷;;简析关联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的三个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杨司桂;;试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可译性[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郑佳;王改津;张玉;;从关联理论看廖美珍译作《在亚当之前》中隐喻的翻译[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7 杨燕;;在认知语境下赏析风骚各领的中英幽默言语[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8 谭文慧;;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英仿拟的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邹欣;;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温总理答记者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解静莉;张家慧;;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雨;;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闻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文辉;;隐喻的关联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曦;;寻求听力理解中的最佳相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涂秀青;;认知、逻辑分析与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林凤来;;《围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靳宁;贾德江;;再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0 李燕芳;;从关联理论看外交委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简彪 屈菡;翻译:前景很好 问题不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李征;翻译之技与翻译之道[N];文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董晨 顾敏 翟慎良;浮躁翻译市场,怎能产生“杨宪益”[N];新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珍;狄力木拉提:“一天不翻译,浑身就难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慕军 首都师范大学;治文摘通病应从题目下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记者 王玉梅;搭建更多平台 加强国际交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海艳娟 编译;土耳其海外版权交易 催火图书代理公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李志延;遇见“神之栯”[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沙健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元与融合:语用研究的认知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葛中俊;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徐艳利;翻译与“移情”:共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主体建构[D];河南大学;2012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清平;家园的寻觅[D];河南大学;2012年
8 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春;在线新闻的关联翻译[D];重庆大学;2003年
2 姜学龙;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复;基于关联理论的广告语言阐释[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薄振杰;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5 邵琳娜;交替传译中模糊信息翻译的关联理论的探索[D];西南大学;2010年
6 翟蓓蕾;从关联理论看科普英语中隐喻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衣志梅;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国际广告的翻译—英译汉举要[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岳娟;用关联理论阐述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1年
9 宋宛蓉;关联理论框架下《红楼梦》隐喻翻译的效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尹珊;关联理论在商贸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宁波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5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9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