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哈密方言选择问句

发布时间:2018-07-06 19:17

  本文选题:哈密汉语方言 + 音系 ; 参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描写了哈密汉语方言音系的声、韵、调及声母、韵母的基本特点。提出哈密方言选择问句中有成句标识"呢"的选择问句格式为"主语成分+前项(谓语成分)+呢吗+后项(谓语成分)+呢?"无成句标识"呢"的选择问句格式为"主语成分+前项(谓语成分)+吗+后项(谓语成分)?"并分别描叙述了它们的分类和用法。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Hami dialect, including its sound, rhyme, tone, consonant and vow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oice question of Hami dialect has a sentence identification of "what" is the form of the choice question: "what about the preceding item (predicate component) of the subject component?" The form of the "what" choice question is "does the predicate element (predicate component) before the subject component (predicate component)?"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usage are described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H1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俐李;周磊;;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忠;;新疆民间故事《哪吒与天王》的方言学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米热古丽·亚森;布早拉木·吐尔逊;郑朝晖;阿吉木·亚森;;新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6期

3 周磊;兰银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年03期

4 周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原官话(稿)[J];方言;2007年02期

5 崔鹏;;浅析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魏闯;李明思;雷成霞;;新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面对的问题[J];节水灌溉;2010年05期

7 欧阳伟;;喀什地区汉语方言词汇所体现的文化特色[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欧阳伟;;喀什新派汉语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何秋;;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探析[J];学理论;2010年23期

10 邓文靖;;西北地区三声调方言分布特点透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时秀娟;;现代汉语官话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及分布[A];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傅玮东;姚艳丽;刘静;;大气环流特征量的新疆草地蝗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的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焦立为;;三个单字调的汉语方言的声调格局[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卉;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王海燕;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D];苏州大学;2007年

3 金玉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俊伟;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职能深化之法律途径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吴永立;新疆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研究—社会监督的视角[D];新疆大学;2010年

3 郭文慧;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游牧民族定居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敬丽丽;新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赵新亚;p f组声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青青;兰州方言的声学特征分析和语音合成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七团语言变异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鸿飞;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张玉姗;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熊文红;新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崇兴;;选择问记号“还是”的来历[J];语文研究;1990年02期

2 陈玉冬;读《殷商音系初探》[J];古汉语研究;1992年03期

3 张庆梅;《金瓶梅词话》选择问句与现代汉语的异同[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崇兴;;选择问记号“还是”的来历[J];语言研究;1990年02期

5 柳英绿;韩汉语选择问句对比[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6 耿振生;论近代书面音系研究方法[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7 徐冰若;;韩语和汉语的选择问句对比研究[J];职业技术;2006年16期

8 马如森;殷商音系研究述评[J];殷都学刊;1990年04期

9 徐复;《李氏音鉴音系研究》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王灿龙;也谈选择问句的规范标点格式[J];语文建设;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美;姜娟;;哈尔滨市方言中的选择问句[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林文金;;莆仙方言的选择问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魏玉清;;乌鲁木齐话轻声的语音性质与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付莉;;浅谈北京话音系的感知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吴英成;;音系与词法交叉:北京话词语内部结构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王萍;;邯郸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建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蔡丽华;;《音韵日月灯》研究——省辞书学会第五届大会发言报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行杰;;《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在音韵学上的意义——等韵述闻之一[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10 王进安;;《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的关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叶宝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人民日报;2001年

2 颜逸明;如何认识上海话[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复旦大学;2003年

2 耿军;元代汉语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新中;海南闽语的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晓涛;现代汉语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的相通性及构式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8 胡杰;先秦楚系简帛语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立平;关于形态变化对语序及主语脱落影响的历时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小征;《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音系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耿军;《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赵雪;成人第二语言音系知识习得初论[D];四川大学;2000年

4 姚丽娟;绥阳方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龙奎;《韵学集成》音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晓斌;阜宁方言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欧吐洪吐布;新疆察哈尔土语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春晓;加订美全八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晓英;《字学元元》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03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03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