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可能补语的不对称现象

发布时间:2018-07-13 16:43
【摘要】:肯定/否定的不对称现象是汉语可能补语句的典型语法特点。可能补语的不对称现象在语法层面可归因于可能补语肯定/否定句对动词选择的不同,对句式选择的不同以及可能补语可以充任的句子成分的不同。在语义层面,可能补语的主语、宾语和状语的语义类型影响着可能补语肯定/否定形式的分布。在语用层面,可能补语肯定/否定形式的互补分布也造成了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
[Abstract]:Positive / negative asymmetry is a typical grammatical feature of Chinese possible complement. At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asymmetry of possible comple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oice of verbs, in the choice of sentence patterns and in the components of sentences that may be served by possible complements. At the semantic level, the semantic types of the subject, object and adverbial of the possible complemen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sitive / negative forms of the possible complement. At the pragmatic level,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of positive / negative forms of complement may also cause the asymmetry of positive / negative form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福祥;;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1期

2 吕文华;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系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华;;“才”重读与非重读时语义、语用功能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辛欣;王静;;“语法化”的规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王华;;小句宾语句中宾语小句的语义类型及其整合特征[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彭利贞;论动力情态的现实否定[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5 张晓涛;邹学慧;;“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6 张晓涛;;是非问与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机制[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7 尹洪波;;否定词和语气副词共现的语序问题——兼论负极性语气副词的来源及形成机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蔡淑美;;框式结构语法化过程中形式和意义的互动关系——以“为……起见”的语法化过程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张洁;;温州方言词“显”的语法·语义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敬源;张艺;;“有”字比较句的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浩;;口译中的“显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博;反义形容词有无标记与二语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罗睿华;英汉名词标记性对比研究及其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绍玉;《水浒传》否定词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丹丹;《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杉村博 ,沙野;V得C、能VC、能V得C[J];汉语学习;1982年06期

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3 李晓琪;;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J];语文研究;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火sト,

本文编号:2120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0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