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音变与层次在闽东方言共时层面的交集——以深、臻摄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16 08:42
【摘要】:本文对中古深摄侵缉韵、臻摄真质韵字在闽东方言中的读音做深入剖析,并以福州方言为重点,比较闽东其他方言,剥离出音变和层次两种性质的读音,归纳这几个读音在闽东内部的层次对应。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deep invasion of rhyme and genuine rhyme in the Mindong dialect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and compares other dialects of the east of Fujian with the Fuzhou dialect as the focal point, and separates the pronunciation of phonetic changes and levels. Induces these several pronunciation in the Fujian east internal level correspondenc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玉璋;福安方言概述[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03期

3 陈泽平;;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4 戴黎刚;;闽东福安话的变韵[J];中国语文;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晓;福州方言韵书《加订美全八音》[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2 林华东;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3 平田昌司;闽北方言“第九调”的性质[J];方言;1988年01期

4 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J];方言;2001年01期

5 刘晓南;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J];方言;2002年04期

6 伍巍;詹伯慧;;广东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年02期

7 戴黎刚;;福州话声母类化例外的原因[J];方言;2010年03期

8 赵峰;;福安方言本字考释[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刘泽民;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等分立的格局[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严修鸿;福建西部方言的量词“茎”字[J];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泽平;;陶燠民《闽音研究》的标音法[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徽州方言音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薄守生;郑樵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5 吴芳;粤东闽语-n、-η韵尾的方言地理类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王海燕;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D];苏州大学;2007年

7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陆招英;闽方言群音系与侗台语关系词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龙安隆;福建邵将区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严元容;泉港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含茹;苍南蛮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吴清然;闽语福安方言连读变调之优选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燕芬;广西平乐的闽方言岛[D];广西大学;2006年

6 李春晓;加订美全八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岚;石陂方言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逢帮;闽东方言北片音韵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黎刚;;历史层次分析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2 梁玉璋;福安方言概述[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黄典诚;闽语的特征[J];方言;1984年03期

4 ;台湾省语言地图八幅[J];方言;1984年03期

5 梁猷刚;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J];方言;1984年04期

6 郑张尚芳;;浦城方言的南北区分[J];方言;1985年01期

7 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03期

8 马重奇;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J];方言;2001年01期

9 胡安顺;汉语辅音韵尾对韵腹的稳定作用[J];方言;2002年01期

10 陈泽平;;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祥友;;湘南土话果摄的历史层次分析[J];学理论;2009年20期

2 梁忠东;《广韵》反切上字的玉林话音读及其声母的历史音变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赵欣;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教学中音变常见问题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卫峰;;联绵词的词源探求[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5 赵欣;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教学中音变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郭丽;;湖北黄孝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J];语言科学;2009年06期

7 刘泽民;;闽语的开合口问题[J];语言研究;2009年04期

8 陈恒汉;谈英语与闽南话在语流中的发音变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梁玉璋;再谈福州话的“做”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杨正勇;杰觉伊泓;;词的音变与过程分析——以彝语音变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昌忠;;村语数词的历史层次[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2 ;施榆生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田静;;藏缅语族语言性别词缀的来源及历史层次[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黄树先;;汉语耕元部语音关系初探[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5 韦丽平;赵咪;曹文;;与上声和曲折调变读有关的文献调研——基于《方言》杂志的调查与统计[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辛世彪;;海南临高语中声母的边音化[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7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潘谷西;陈薇;;城市演进中的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定位[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9 李微;王宁;;我国生态城市中的可持续性探索[A];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与补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锦芳;何彦诚;梁敢;杨琴芳;;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方向[N];光明日报;2002年

2 孙方友;《东方艳后》:在颠覆中还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章文文;汉字岂能这样讲[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张桂权;阻挡另一种“失语”[N];广西日报;2004年

5 赵景亮;多让基层的代表说话[N];人民日报;2001年

6 培泉;《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领域的又一部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邸永君;毕苏语研究的重要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青岩;以文化的目光抚摩城市的记忆[N];营口日报;2007年

9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邵慧君邋甘于恩;多元化的岭南方言值得珍惜与保留[N];南方日报;2007年

10 黄行 孙宏开;以学术优势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祥友;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丽;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彭建国;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宏;贵州松桃大兴镇苗语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逢帮;闽东方言北片音韵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2 冯潇;历史音变中的循环现象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关伟华;长葛方言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4 黄璇;自贡仲权话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霞;仡佬语汉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龙国莲;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D];广西大学;2008年

7 明茂修;灵川县青狮潭(岩山)土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屠爱萍;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秀燕;中古入声字在广平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毛东主;化隆藏语语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5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5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