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试论概念整合理论对外交语言的解释力

发布时间:2018-07-16 10:50
【摘要】:外交语言是外交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Nicholson(1950)在,,《外交》一书中提出了外交语言最普遍的含义,即能够使外交官措辞犀利又不失谨慎和文雅的“外交辞令”。 九十年代,弗科尼亚创立了认知领域里著名的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的错综复杂的映射建立起了概念网络,这种映射扮演了主要角色在意义构建中。一个概念合成网络通常包括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其中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被联系起来;类属空间包括了一个网络中所有空间都具有的共同结构;合成空间则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认知活动是概念合成的中心过程,产生第四个空间并且合成过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 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细致深入的研究外交语言的理解机制和意义构建。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意义构建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则被看做是一个认知行为。在外交语言解释中,我们通过从语境和概念域(可能是多个)中部分的吸收结构来合成心理空间。从同一个概念域也可以形成起不同的甚至不相容的心理空间。合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把不同几个因素整合成一个整体,这是因为输入空间里的信息都有其紧密联系,它们是由经验和概念激发的。与其它的思维活动方式一样,合成可以是新的或固有的,它可以结合输入空间中的对应成分,但是不必融合相对应,另外,它也可以把非对应成分结合起来。 本文试图从概念整合理论这一角度对外交语言进行剖析,分析外交场合中的动态语境的构成,探讨影响外交语言使用的动态语境因素及其作用方式,阐明外交语言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在概念整合的基础上是如何解释的。通过本研究使人们对日新月异的外交语言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外交工作者在理解和运用外交语言时能够更全面的考虑动态语境的影响,在交际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提高综合语用能力,在外交工作中获得主动,最终促成交际的成功。
[Abstract]:That is, diplomatic rhetoric that allows diplomats to be sharp without losing caution and elegance. The fourth space is generated and the synthesis process is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two input mental spaces.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diplomatic language. In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s regarded as a cognitive proces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discourse is regarded as a cognitive behavio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plomatic language, we synthesize mental space from some absorption structures in context and concept domain (possibly multiple). Different and even incompatible mental spaces can be formed from the same concept domain. Explain how various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diplomatic language are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in diplomatic work will ultimatel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明志;;概念整合理论对死亡委婉语的阐释[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杨春辉;;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在诗歌隐喻认知解读的相容性[J];作家;2008年16期

3 高培新;焦红卫;;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的相互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8期

4 高培新;焦红卫;;认知理论框架下的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娜;;俄语双关语的概念整合[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6 胡寒婕;潘娣;;概念整合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7 殷水贵;邹芳;;论隐喻在概念整合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09年17期

8 孔宪遂;;概念整合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S1期

9 李磊;;从概念整合看翻译中的杂合现象[J];镇江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晓燕;;从概念整合视角看商务英语翻译知识的建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hydrophilicity of PVDF/PMMA/PVP blend via in-situ polymerization method[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俞景珍;朱利平;徐又一;;γ-ray induced synthesis of PVDF-g-SBMA zwitterionic copolymers and their use in modification of PVDF membranes[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4 ;Research of melamine cyanurate as nitrogen flame retardant for fibre polyamide 6 for Carpet yarn[A];2011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Kung-Shin Chen;Hin-Lap Yip;Steven K.Hau;Orb Acton;Alex.K.-Y.Jen;;Development of New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Donor-π-bridge-acceptor Side Chains for High Performance Solar Cells[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6 黄斌;孟祥军;周金平;张俐娜;;纤维素/海藻酸共混膜的制备及其蒸发渗透性能[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牛鹏飞;卫晓明;刘保英;王孝军;杨杰;;高温状态下PPS/PA6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赵培;朱蓉琪;顾宜;;苯并VA嗪/PEI共混体系中氢键相互作用的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Charles C.Han;;Interactive phase sepa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with and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glass transition[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宋纯;李斌;曲维光;陈小荷;;面向自动理解的汉语明喻句的可计算性考察[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建生;帮群众解决问题少说“外交语言”[N];恩施日报;2009年

2 杨建;如何正确理解招聘者的“外交语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记者 树文 冷彤;你有多少个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韩国总统李明博有望来粤出席合作论坛[N];南方日报;2010年

5 本报专稿 石江月;中俄大规模联合军演部分细节曝光[N];世界报;2005年

6 阎学通;机制将建在获实质性成果之后[N];文汇报;2004年

7 枫尔;解读“招聘语言”的艺术[N];中国审计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宇;经销商的“家规”应当改一改了[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郑大红;*ST南化董秘外交语言回应总经理辞职传闻[N];证券日报;2010年

10 ;正确解读招聘语言[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静;小句补语句概念整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杨彬;心智的门铃[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如寅;聚乳酸增韧改性及其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卜玉坤;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田华峰;环境友好大豆蛋白质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蔡小霞;聚合物基纳米复合微球的反应挤出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英;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外交语言的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敏;试论概念整合理论对外交语言的解释力[D];延安大学;2012年

3 喻超;英语脑筋急转弯的概念整合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坤;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阐释力[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栾丽娜;概念整合理论对双关的认知阐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洁;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唐诗隐喻翻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庄丽媚;黑色幽默的概念整合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琼玉;躯体标识器理论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补足和修正[D];暨南大学;2009年

9 朱璨;广告语篇中仿拟的概念整合理论阐释[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曹玲;间接言语的认知阐释[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6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26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