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形的正反序与义的顺逆释——对另类复合词的另类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20 20:10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较为另类的复合词有两种:一种是字序相反而对照的"正序词"和"反序词",另一种是字义的解释相反而对照的"顺释词"和"逆释词"。字序相反而对照的"正序词""反序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释义相反而对照的"顺释词",尤其是"逆释词"上。通过对"逆释词"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庶几可见汉语的词迥异于其他语言的词的特点所在,可见汉语词法大异于句法的特点所在。
[Abstract]:There a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compound word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ne is "positive word" and "opposite word", the other is "opposite word" and "inverse word".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positive preface" and "anti-preface word", which are opposite in word order but contrasted in word orde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rastive "converse interpretation word", especially the "inverse explanation wo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rrow style in "the reverse interpretation of ci",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hinese word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words, and that the Chinese morpholog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yntactic features.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月圆;复合词研究[J];当代语言学;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洁;语言结构规律对新词语仿造的作用试探[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3 董秀芳;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陈瑶;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尹富林;英语复合词的内部结构[J];外语研究;1997年04期

6 刘德慧;论ナカヲ句节的格式化现象及其格标识ヲ的功能弱化问题[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01期

7 朱彦;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8 董秀芳;主谓式复合词成词的条件限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4期

9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J];语文研究;2002年03期

10 王洪君;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及两字组转义模式比较[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俊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凡;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星;关于现代日语名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帅志嵩;双重因素影响下的僧传语言[D];四川大学;2002年

3 张美霞;现代汉语双音节缩合词语语素选择的制约机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徐晓羽;留学生复合词认知中的语素意识[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陈萍;汉语语素义对留学生词义获得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陆卫萍;汉语复合词语法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之关系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薄yN明;汉语语素义对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复合词词义获得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叶蔚蓝;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月圆;复合词研究[J];当代语言学;1995年02期

2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董秀芳;主谓式复合词成词的条件限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4期

4 石定栩;;汉语的定中关系动-名复合词[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5 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2期

6 石定栩;动—名结构歧义的产生与消除[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7 何元建,王玲玲;汉语真假复合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晓峰;;浅谈朝鲜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134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34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