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

发布时间:2018-07-20 19:19
【摘要】:根据韵律特征和语义特点,"N2+A"在"N1+N2+A+地+VP"结构中独立做状语需要一定的句法语义条件。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N2的语义从外在面貌、行为特征、内在状态三个方面可细化为九个特征。根据VP和A的语义指向以及N2是"非器官名词"还是"器官名词",存在着判定、排除、辨析三个机制对N2是否与A组合做状语起着约束作用,这一点可通过词语插入法和句法分解法来进行形式验证。所得出的名词语义特征和约束机制对对外汉语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According to prosod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N2+A" in the "N1+N2+A+ +VP" structure requires a certain number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from specific to abstract,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N2 can be refined into nine features from three aspects: external appearance, behavior feature and internal state.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VP and A and N2 is "non organ noun", It is a "organ noun". There are three mechanisms to determine, exclude, and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three mechanisms are binding on whether or not a combination of A is a combination of adverbials. This point can be verified by word insertion and syntactic decomposition.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of the noun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基金】: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项目The Adjective-noun Constructionsin Chinese(G-YX0J)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角色关系及其语言体现”(GD10CWW05) 暨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状位述宾短语的句法语义研究”(50624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邱林;状位NA主谓短语的入句规约[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2期

2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坤;当代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彭育波;;连动句的认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徐枢;谭景春;;关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4 袁毓林;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J];当代语言学;1996年02期

5 高群;“命题说话”的理论界定与主试人的言语行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董秀芳;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袁健惠;原型理论与同源词界定[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研究述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袁毓林;;现代汉语虚词模糊划分的隶属度量表[J];汉语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葆华;;动词的词汇语义与论元表达之关系——兼谈动词意义的原型效应和家族相似性[J];汉语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6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来德强;“哪儿”的非疑问用法[D];河南大学;2001年

2 罗茵;“X的VP”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和相关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绍群;论修饰语的表述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莉莉;现代汉语V_1+V_2动宾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剑锋;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金相百;述补结构中的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刘春卉;“动+名”偏正结构形成原因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梅;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谓语句[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利;石定栩;;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134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34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