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伯恩斯坦的语言能力观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turn of sociocultural theory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he focu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has shifted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cognition to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communication. Bernstein's views on the core issues of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use"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ociety are questioned and revised and criticized in the sociological sense. It shows that the field of its research has changed from linguistic competence to sociological "legal competence" in language use. This turn reveals Bernstein's unique view of sociocultural langu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essence and social cultur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Bernstein's view of language competence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影响中学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多因素系统研究”(07AYY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月;析文化对比对培养交际能力的作用[J];理论界;2005年06期
2 李娟;范娟娟;;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能力培养[J];民营科技;2007年01期
3 林泳海;李荣宝;;有关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段中燕;;从Bachman模式看完形测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宫学军;;语言学习策略相关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培光;;汉语拼音字母名称的语感接受程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6期
7 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8 宁冰;;西方语言学理论中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李荧;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陈忠;;PSC和CET两类语言测试的异同及启示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颖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健;陈萍;;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毓琴;李竞业;;文化底蕴与语言能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李可;;语言能力:再论合格科技译者的首要素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黄淑芬;;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朱志方;代天善;;普遍语法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刘小涛;;学习理论论证与模块性假定——乔姆斯基的二难[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王立;;语言的实用价值与家长的语言期望[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韩莲娜;;做中学——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双语科技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越石;优美的中文,开放的栖居之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嘉琦;家庭对孩子学中文的作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李学江;外语、安全与反恐[N];人民日报;2006年
5 ;李葆嘉: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于建坤;21世纪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袁钟瑞;追求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本报评论记者 陈健;多一点“南腔北调”的语言能力[N];嘉兴日报;2009年
9 邵敬敏;小孩子是怎么学说话的?[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记者 刘茜;美国学者解析“刺激匮乏”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3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苏伟;本科阶段口译能力发展途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汉卫;华语阅读测试论[D];暨南大学;2008年
9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可灵;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安梅;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男女学生区别对待的言语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毅;文本的解构与建构—从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看译者主体性[D];湘潭大学;2007年
5 郭庆;四川来京务工经商人员语言态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吴夏;听众与发言人的语言能力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孙斐斐;语言能力的三大模块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成波;汉语能力标准与欧洲及加拿大语言能力标准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10 楼薇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与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2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4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