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用语的文化透视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Hui language, the concept of "Hui language" is often found, bu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re different.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ies, one of the meanings of "term" refers to "a certain aspect of specific words", such as business terms, medical terms, diplomatic terms, military terms,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term of Hui nationality in the vocabulary system of the Hui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so-called "Hui language" refers to those unique words in the Hui dialect, including some phrases, idioms. The term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are used in the Hui nationality. They are loaded with the social culture, the custom of life and the religious concept of the Hui nationality and so on. It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of socio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research.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composition of Hui language and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mphasis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e third part reveals the comm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i culture reflected by the Hui language. Lexical study is a very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terms of Hui nationality, after screening and discriminating, carries on the data statistics, and mak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Hui culture is a culture which has multiple influenc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ui language, the above views are confirmed.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继忠;;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特征[J];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03期
2 王振复;论海派建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钱正福;试论大学英语中的文化特征[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王加丰;19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特征[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魏隽如;保定市县域名的历史地理与文化特征研究[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成朝晖;法国广告设计的文化特征点滴——欧洲广告设计风格随感之三[J];包装世界;2001年03期
7 叶蒙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文化建设[J];青年思想家;2001年02期
8 冯梅;英汉习语文化特征及翻译方法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郑俊丽;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葛志毅;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顺文;;保军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实践导向[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2 武浩杰;;论工业建筑设计的时代特征[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吕金娥;;讳饰在古医籍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贵庭;苏萍;;关于句町国名及其他[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汝军红;王伟;;墙:一个传统建筑文本的当代传承、转化与表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施怀德;;本土性文化特征在地方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的体现和运用[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孙建刚;冯小红;;“冀州帮”及其商业文化特征述论[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9 祁秦;徐长安;;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志英;;可持续消费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建设[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颖;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陈文增;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徐源;制度第一[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记者 陈四四;向家坝地面文物将异地安家[N];四川日报;2010年
5 李小甘;领略深圳的“城格魅力”[N];深圳商报;2005年
6 记者 吴凯飞;《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出版发行[N];天水日报;2006年
7 约翰·科特;业绩不佳企业的文化特征[N];中华建筑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昌 刘茜;在对话中包容 在合作中创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容本镇;把握广西文化特征推动广西经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王文;新惠普文化特征与品牌策略[N];市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宋立民;春秋战国时期室内空间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谭淑娟;唐代判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先艳;论民间合奏乐种的传承方式[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笃;意大利“贫穷艺术”与日本“物派”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8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玉华;先秦儒家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范丽君;内蒙古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赵奉蓉;《左传》预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红英;英汉爱情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于桂兰;西藏涂绘岩画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一萌;历史环境中公共标识的文化特征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俊新;乌鲁木齐地域性建筑形式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吴倩;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来源[D];郑州大学;2007年
9 窦永安;篮球文化在中等职业学校构建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亚娜;大众文化语境下国内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4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5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