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间敦煌变文语言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Dunhuang Bianwen language research in recent ten years from three aspects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phonetics, in order to be helpful to the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怀永;敦煌文献避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庆;;敦煌文献所见梵语影响汉译佛经句式之一例[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敏春芳;敦煌愿文词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赴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敦煌语言文字研究评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任飞;非疑问用法的“什么”及其相关格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宇;古今方位表达方式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董志光;《元刊杂剧三十种》助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鑫晔;敦煌愿文综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林林;魏晋南北朝译经疑问代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莉;明清时期山东方言假设连词及相关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吕华萍;东汉、三国译经副词系统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邢相文;现代汉语起点介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李海云;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思范;《庄子》号《南华真经》源流考[J];中国道教;2005年02期
2 徐真真;敦煌本《文选音》残卷校证[J];敦煌研究;2002年03期
3 朱悦梅,李并成;《沙州都督府图经》纂修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4 黄征;敦煌俗字要论[J];敦煌研究;2005年01期
5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勤;;语言研究的目的与《汉语研究丛书》评介[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董保华;罗迪江;;论语言研究的涌现范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3 王月;吕子静;白静一;;对索绪尔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的理解[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4 薛玉萍;;国外性别语言研究理论嬗变[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陆俭明;;语言研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英汉对比三例谈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俞理明;;六朝道教文献语言研究的新探索——评夏先忠《六朝上清经用韵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7 邱庆山;;二十世纪汉语词义研究滞后于句法研究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1年04期
9 ;《现代语文》(下旬刊)栏目简介及来稿须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10 杜敏;;中国语言传意研究的基本状况[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闽;;出版界呼唤法律与语言研究[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朝群;;什么是互动语言学?[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郭龙生;;把握言语规律,搞好媒体语言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徐洁;;语料是语言研究的根本——读王希杰先生语言论著有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德金;;语言研究:拓展与突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6 林大津;;中国人请讲中国话——漫议学术论著中的“欧化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聂焱;;王希杰语言研究的科学精神[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贾成祥;;论诠释中医文献语言的途径与方法(之一)[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姜望琪;;中西语言研究传统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晏飞;关注语言研究 服务社会需要[N];徐州日报;2009年
2 曹志耘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之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黎黎;两汉语言研究又出新成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创新重事实、现象、理论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宋晖;语言研究创新源于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江蓝生出席北方语言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曹新玲;古典语言研究像拼图游戏一样有意思[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南达;城市语言研究国际联络网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记者宋晖 通讯员姚占龙;语言研究亟待理论更新和方法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绪左;《祖堂集》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丁志斌;语言调查词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6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斯琴高娃;17世纪前半叶满蒙关系文书语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辉;现代汉语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2 杨文强;语言研究基础的哲学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丹增顿珠;论二十世纪更顿群培大师之语言研究[D];西藏大学;2008年
4 吉芳;论语言和经济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5 曹金梅;对阿甘思维风格的语言认知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刘波;包山楚简语言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钱宁罗;18-19世纪西方语言学与扬州学派语言研究简论[D];扬州大学;2010年
8 解春红;论语言的性别差异[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秀渊;从文化视点看西方霸权[D];浙江大学;2008年
10 米热古丽·黑力力;《国王热孜万和茹贺—阿福扎传》语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6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5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