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加的夫语法的句法描述思想——从三者对一类语言现象的分析谈起
[Abstract]:Traditional grammar, Sydney grammar, Cardiff grammatical framework within the syntactic analysis of different way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tactic description of the same linguistic phenomena from their explanations. The discussion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yntactic description among them. Traditional grammar emphasizes the form of language; Sydney grammar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on the one hand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language on the other. Cardiff grammar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人才培养”项目(FRF-TP-09-025B)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AZH00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伟;马瑞芝;;加的夫语法及物性系统概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何伟;张敬源;;《走近系统功能语言学:加的夫语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伟;张悦芹;;加的夫语法数量词组完成语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岚;从功能语法视角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英文翻译的物质过程[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伟;彭漪;;加的夫语法对悉尼语法的扩展:例证阐释[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何伟;;功能句法分析的表示方式[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3 张敬源;顾颖;;加的夫语法对悉尼语法词组单位的扩展[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4 柴同文;;及物性: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契合点[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5 黄国文;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功能句法的特点之一[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9期
6 程晓堂;关于及物性系统中关系过程的两点存疑[J];现代外语;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鹏;英语传统语法的缺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张敬源;顾颖;;加的夫语法对悉尼语法词组单位的扩展[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3 李维光;;论英语传统语法的局限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答读者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01期
5 何伟;彭漪;;加的夫语法对悉尼语法的扩展:例证阐释[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春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与英语教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7 沈卢旭;诠释一些奇特的语言现象[J];阅读与写作;2005年04期
8 任守;什维多娃谈苏联科学院新编《俄语语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9 何恩光;;“现代英语语法”和“传统语法”句子分析的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史存直;学校语法和专家语法[J];娄底师专学报;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四通;;主题作为语篇层面概念的内涵[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张俊翔;潘绍典;;“显性语言现象”和“潜性语言现象”[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丁汉;;论“废话” 语言现象学札记[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肖岚;;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仇小屏;钟玖英;;《灵活的语言》后记[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展照英;;浅谈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区别[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建毅;王菁华;王枞;;语言网络研究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暨脑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曾小兵;张志平;刘荣;王丽娟;胡竟伟;;《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成语与习语的调查与思考[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嘉明 厦门大学哲学系;从语言现象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巨龄;由一种语言现象想到的[N];光明日报;2000年
3 金开诚;略说一些语言现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罗四,
本文编号:2162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6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