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看涪陵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duplication of monosyllabic verbs in Fuling dialect from the rhetor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rstly proves theoretically that verb reduplication has descriptive function,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escription and narration. Descriptive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by means of vivid form "de" and syllable extension, tone change and so on. Verb reduplication also has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emo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types and rhetorical functions of monosyllabic Verb Reduplication in Fuling dialect are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 With the help of "de" and syllable extension, tone change and modal particles, monosyllabic Verb Reduplication in Fuling dialect can be freely used as descriptive predicate and adverbial. The function of overlapping is not to describe an event, but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an action. There are four main types of adverbial forms: V_2P of V_1V_1, V_2P of V_1V_1V_1V_1, V_2P of V_1-V_1, V_2P of V_1-V_1 and V_2P of V_1-V_1V_1. While describing the state of action,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due to the increase of quantity; in the third form, the action is exaggerated by the extension of the first syllable and the change of tone, and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speaker is expressed; in the fourth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forms has the strongest description of ac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addition, monosyllabic verbs can also form overlapping forms such as "V" or "V should (not) V", "V should rise from V" or "V inverted from V".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谭伦华;;四川方言动词的重叠式[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1期
4 徐默凡;;语法性重复和修辞性重复[J];修辞学习;2009年02期
5 谢元春;;冷水江方言中的“V山V里”:语法还是修辞?[J];修辞学习;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汝淑媛;;对外汉语教学中相近表达式的用法研究——以形容词AABB重叠式和“很+形容词”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胡利荣;;毕节方言中词语重叠形式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周红;汉语象似性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钟守满;齐永丽;;英汉言语行为动词重叠现象语义结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屈正林;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及其语用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彭兰玉;词的话语重现与语法重叠[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思军;;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刘朝华;;上层的任意性和底层的象似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庞秀成;;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的理据比较及象似性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泉;;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薛宏武;;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句考察[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司罗红;句子功能的线性实例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毋清华;《元刊杂剧三十种》叠字现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萌;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林青松;《西游记》动词重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汤丹;文学语篇中的象似性与连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慧;近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历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伟新;汉语动词重叠式探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孙强;现代汉语重叠形式连续性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丽晓;肥乡县方言程度表示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浩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重叠形容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朱德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为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J];方言;1982年03期
3 甄尚灵;遂宁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J];方言;1984年01期
4 朱建颂;;武汉方言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1期
5 汪平;;湖北省西南官话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1期
6 张宁;;昆明方言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1期
7 梁德曼;成都方言名词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2期
8 刘自力;仁寿方言名词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2期
9 张惠泉;贵阳方言动词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2期
10 李蓝;贵州大方方言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J];方言;198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梅;汉语方言动词重叠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雪梅;动词重叠的条件[J];汉字文化;1989年Z1期
2 陈青松,陈安平;动词重叠研究50年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殷晓明;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J];语文学刊;2002年02期
4 陈安平,陈青松;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周国炎;布依语动词重叠及其表达功能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6 陈青松,陈安平;50年来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7 李广锋,刘淑霞;论汉语动词重叠的演变轨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刘月华;动量词“下”与动词重叠此较[J];汉语学习;1984年01期
9 金明子;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说略[J];求是学刊;1997年05期
10 张晓涛;动词重叠的形式及相关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英;;VV与V一V式动词重叠的特征调查研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立中;;黑龙江省肇源县站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史金生;;动量副词的类别及其选择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章新传;;余江话的“里”尾[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志江;;ABB式形容词中BB注音的声调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7 刘胜利;;萍乡方言形容词的特别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靳光瑾;;词汇—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9 张德新;;汉阴方言语法研究[A];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之明;;贵阳方言的ABB式状态形容词[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萍;江西吴城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鲜红林;云南罗平布依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余金枝;矮寨苗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曼君;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梁敢;壮语体貌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限;广东新会话动词重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鲁宁;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动词重叠内容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萌;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青松;《西游记》动词重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慧;近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历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雪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重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谢蓓;广西桂平粤方言动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尚英;基于大规模调查的动词重叠形式自动识别方法与形式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应兰茴;VV式句的及物性特征及其篇章功能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贺卫国;《醒世姻缘传》动词重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4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9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