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试论量名不匹配构式在语料库中的低频出现率及内在原因

发布时间:2018-08-24 07:45
【摘要】:前置量词有利于构建汉语宾语关系从句的前提之一是"量词-名词"不匹配构式的使用足够高频。本文借助新闻语料库ChineseTreebank5.0,考察该前提假设是否得到支持。分析显示,量词在宾语关系从句中更倾向于置后;置前的量词仅有10例,而且没有一例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不匹配-匹配"构式。本文试图阐释这种不均衡分布的内在原因,并指出汉语使用者在生成句子结构时,可运用其他语言手段,成功规避因毗邻成分不匹配所造成的潜在的语义理解困难。
[Abstract]:One of the prerequisites for constructing the relative clauses of Chinese object is that the mismatch construction of "classifier-noun" is high enoug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premise hypothesis is supported by the news corpus ChineseTreebank5.0,.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quantifier is more inclined to postposition in the object relative clause, and there are only 10 cases before the quantifier, and none of them belong to the "mismatch matching" construction in the real sens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is dis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users can use other linguistic means to avoid the potential semantic difficulties caused by mismatch of adjacent components in generating sentence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规划基金:KX171083)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编号:KB159214)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文华;“由” 字句——兼及“被”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2期

2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由”字被动句[J];现代外语;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检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2 耿京茹;;汉法被动表述中动词使用的差异[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文娟;;现代汉语“由”字句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范晓;;“被”后宾语在篇章中与上下文关系的考察[J];语言科学;2007年03期

5 屈哨兵;;被动标记“让”的多角度考察[J];语言科学;2008年01期

6 朱其智;“由”字句的语篇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7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由”字被动句[J];现代外语;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其智;;“由”字句的语篇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戴耀晶;;现代汉语被动句试析[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屈哨兵;;被动标记的认知分析[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谊生;;“由”字被动句研究——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金莲;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均;苏美尔语的格范畴[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荣;镜像原则与主动句被动句的转换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2 姜丽艳;俄汉公文事务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薛姗;泰国留学生“被”字句习得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郑媛;汉语被动式的界定及其语法化[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文娟;现代汉语“由”字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明美;从日本学生的偏误看“被”字句的研究与教学[D];苏州大学;2006年

7 胡勇;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曾丹;《水浒全传》被动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郭晓玮;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卫中;“由”字句和“由”字介词框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2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3 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4 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5 吴庚堂;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6 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年04期

7 吕文华;“由” 字句——兼及“被”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基于语料库的当代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特征调查研究[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2 王海峰;;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语义特征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孙丽;;以difficulty为例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搭配习惯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4 肖忠华;戴光荣;;寻求“第三语码”——基于汉语译文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5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9年总目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6 吴军;;语料库与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7 于龙;陶本一;;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语料库的小学语文教材用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1期

8 翁振山;;量词“对”、“副”、“双”的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0年03期

9 毕秋燕;;量词在几种修辞格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2期

10 吴文华;;关于语料库建设的一些思考[J];林区教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文;;基于语料库的“admit”的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吴尚义;顾越;;基于语料库的《物流专业英语教程》的编写[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李志江;;关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的讨论[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刘巍;陈艳;;“准异形词”的释义与规范处理——“曼延”“蔓延”“漫延”的形义关系及应用考察[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东海;王丽英;;古籍数字资料库建设与语文词典编纂的结合[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敏;解海江;陈淑梅;;进一步发展我国语文辞书出版事业的建议[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龙哺;;新时代的计算机智能翻译技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申文明;刘连芳;黄家裕;温家凯;;基于概率模型的汉越人名音译[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俞敬松;;翻译教育与时代同行 北京大学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绂;;《颜氏家训》量词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红岩 通讯员 牛俊武;首批中国交通建设标准编译完成[N];中国交通报;2011年

2 记者 曹秀娟;省社科院两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山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薄洁萍;加强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重大举措[N];光明日报;2010年

4 汪磊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陈菁霞;《新世纪英汉大学词典》获高度评价[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薄洁萍;加强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重大举措[N];光明日报;2010年

7 汪磊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陈菁霞;《新世纪英汉大学词典》获高度评价[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薄洁萍;加强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的重大举措[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汪磊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梁伟;语言网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蕾;英汉大众经济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4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崔凤娟;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蕾;“把”字句及其英语表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寇广增;基于意见挖掘通用框架的情感极性强度模糊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盼;新闻语料库中基于概念网络的词语相关度计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芙蓉;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双及物构式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蒋子鹏;基于人机交互的英文动词聚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俊;对外汉语教学阅读文本素材库的选材及标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琦;英汉二项表达式的词汇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姚轶晨;中美大学主页上校长欢迎辞的体裁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敏;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that/zero标补词变异研究:拉波夫的语言变异观[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孟令子;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秦添婴;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虚化动词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华瑜玮;基于语料库的非分句并列结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0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00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