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段理论下的移置性限制》评述

发布时间:2018-09-15 06:27
【摘要】:正"移置现象"(displacement)是人类语言的核心特征之一。所谓"移置现象"指的是:出现在句中某一位置的成分,可以在句中另外一个位置得到解读。自然语言中的移置现象一直是生成语法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解释各种移置现象,生成语法学者提出了众多
[Abstract]:(displacement) is one of the cor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The so-called "shift phenomenon" refers to the element that appears in a certain position in a sentence and can be interpreted at another position in the sentence. The phenomenon of displacement in natural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generative grammar scholar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various shifting phenomena, generative grammars have proposed a number of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葆棠;现代汉语词的性质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2 汪缚天;现代汉语多切分结构质疑[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张宝林!100083;语段的语义中心的获取及表现形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4 郭颖雯;篇章语言学与语段、语篇口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5 俞建梁;;生成语法研究的最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聂莉娜;层次与相关因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李江;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课文教学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孙青;略论语段生成的环境与标准[J];云梦学刊;2003年06期

9 ;《问题征答》答案选登(1984年第6期)[J];汉语学习;1985年02期

10 侯学超 ,吴竞存;谈谈语义在层次切分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秀敏;;针对学生实际 注重培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李建东;董粤章;;认知图式理论:非可正常分析习语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廖雅章;;TG格理论应用于汉语句子的主宾语和主题的分析[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邓红风;;论汉语中的空动词be[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汤晓林;;语气副词“一旦”及其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志方;代天善;;普遍语法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铁民;;浅论句群修辞及其思维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9 刘小涛;;学习理论论证与模块性假定——乔姆斯基的二难[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郑定欧;;汉语动词词汇语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宋瑞祥;谈谈语感的形成和培养[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2 《文汇报》“书缘”版编辑 谢娟;穿越“语词的密林”[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记者 周舒 实习记者 王菲宇;横跨语言学与国际政治的少数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胡壮麟;力争与世界同步的中国语言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李加才让;延边朝汉双语教学对藏汉双语教学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尹洪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赋予语言学一级学科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沙岩;乔姆斯基北语探讨生成语言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姚小烈;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肇春;汉语事体结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高莲花;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户进菊;论生成语法的句法象似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彭家法;附加语的句法位置[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佳;高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的语段练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凌虹;中英学术书评体裁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贾增红;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英语动词短词省略研究及对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吕宁;汉语“是…的”强调句生成语法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5 孙丽娟;语段理论框架下对量词的句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晋文;双宾语结构的最简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刘娜;对外汉语教学中深层义的研究与教学[D];广西大学;2007年

8 高敏;基于话语分析理论的高级汉语口语课话题讨论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晓琴;典型汉语被动句“被”字结构的推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铁红;现代汉语被动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4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44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