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成语语形的演变——语义不变背景下的成语应用类型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types of Chinese idioms' morphologic evolu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types of Chinese idioms, such as "enduring life", "rising from death", "disappearing" and "disappearing", among which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types: "enduring life", "rising from death" and "disappearing".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pplication types: "Noumenon is always superior, variation is only supplement", Noumenon gradually gives way to "Noumenon Variety and use Noumenon variation, long term equalization".
【作者单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H136.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成平;常用成语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朱大明;;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使用原则[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3 李馨;;谈成语的语义变异及其规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徐继明,缪建英;汉英熟语的形象联想及其民族文化背景[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段士秀;俄汉语言中数字的文化伴随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陆永锋;成语变体与词典变体[J];辞书研究;1998年04期
7 徐式谷;历史上的汉英词典(下)[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8 曹兰萍;语文词典百科词的释义例说[J];辞书研究;2004年06期
9 莫彭龄;关于成语定义的再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岳宣义;;司法行政反腐败功能初探[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楚宏;;成语“差强人意”的语义分析及动态规范[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校华;;汉语象声词理据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校华;;浅析汉语象声词的转义及修辞效果[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郑冰寒;陈瑶;;“Blog”译名问题探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范莉;儿童和成人语法中的否定和否定辖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李军;法律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胡振宇;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贞;从中外隐喻研究对比看德汉成语的隐喻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郑意长;《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文化缺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谭崇戎;中国学生英语论述文中的语篇迁移及其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宜良;英汉语中与人体器官有关的习语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田瑾;中美交际的文化语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基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罗健康;词组学习法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建川;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华连;成语理论研究与成语辞书编纂质量的关系[J];辞书研究;1994年06期
2 莫彭龄;“四字格”与成语修辞[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左林霞;从词义褒贬色彩的演变看语言与社会互动[J];理论月刊;2004年10期
5 刘晓梅;成语感情色彩的历时变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何华连;成语辞书出版与成语理论研究概说[J];图书情报知识;1994年02期
7 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年04期
8 邹韶华;论语言规范的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成平;常用成语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慧;;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卓;;《古代汉语词汇学》指瑕——仅论汉语“词义的缩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3 金晓艳;;时间连接成分的历时演变和产生方式[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5期
4 朱霞;;“有”字的虚化历程[J];语文学刊;2008年20期
5 郑丽;;法律语言介词历时演变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天佑;;“与其”句式历时演变的规律及诱因[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梁冬青;“鼎”“镌”“锅”的历时演变及其在现代方言中的地理分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04期
8 李宗江;;副词“倒”及相关副词的语义功能和历时演变[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9 林运运;;“把”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J];南方论刊;2007年11期
10 龙丹;;魏晋“牙齿”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2 胡士云;;说“爷”和“爹”[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4 李韧之;;拓扑学理论框架下英汉语言模态的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沈叶露;释“叶”与“ST”[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纪梅;汉语常用单音动词带宾情况的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永莉;汉语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红;“穿着”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蒋静;从“来/去”的历时演变看连词功能的产生[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琴;“责怪”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爽;近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这/那”组合形式的历时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柯西钢;白河城关话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佳音;是非问句之历时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汤洪丽;汉语正反问句的历时演变考察[D];苏州大学;2008年
8 董欣胜;《_Z音妙悟》音系及其流变[D];厦门大学;2006年
9 潘亮;“被”字句语用意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志飞;“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5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