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外国汽车商标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动物形象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12 12:12
【摘要】:外国汽车商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语义切换、音译联想、忽略差异是创造性叛逆翻译常用的手法,而盲目"忠实"原文是对商标功能的"背叛"。翻译手法的运用是译者主体性,形象思维,美学思想的体现。对汽车商标"创造性叛逆"研究可拓展翻译"忠实"原则,加深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了解。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automobile trademarks is an important and creative work. Semantic switching, transliteration association, ignoring differences is a common technique in creative treason translation, while blindly "faithful" original text is "betrayal" of trademark fun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s the embodimen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mage thinking and aesthetic thought. The study of "creative treason" of automobile trademark can expand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in translation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values.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重点项目“解读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12ZDB08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振东;浅论英语商标翻译[J];上海翻译;2005年02期

2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李昕;;改写理论对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解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伍姣艳;译者主体性和严复的翻译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吴波;译者地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初探[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6 谢世坚;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郭立锦;任静生;;从翻译主体角度谈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林莹;最佳关联性——译者的追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允,朱章华;译者与翻译策略的选择[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敏慧;;“文化转向”后的译者取向[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占喜;;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的语用学视角(英文)[A];Proceedings of FIT Fourth Asian Translators' Forum[C];2005年

3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振宇;试论翻译的社会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8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9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鸣;走出阴影的译者[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晓凌;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婕;译者主体性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4 李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蒋长英;试论译者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帆;中国当代译学范式及其在俄汉翻译中的体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雯婷;论戏剧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欧阳惠云;译者:翻译行为的主体[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洪霞;浅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商标的翻译及其魅力[J];中国科技翻译;1995年02期

2 曾立;试析谐音双关法在商标词汉译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3 李贵升;论商标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02期

4 朱亚军;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策略[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5 吴伟雄;何必译“龙”为“虎”?——浅议广告商标翻译评论的误区[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6 朱凡;英汉商标词翻译研究述评(1994-2001)[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7 周素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汉语商标词的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8 安亚平;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译名分析及其翻译方法[J];上海翻译;2004年04期

9 许金杞;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10期

10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菁晶;;与动物相关的中日谚语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佳;中韩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陈辰;《拉封丹寓言》汉译中的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房培;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徐慧;从动物惯用语看中日文化象征表现的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孙永斌;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惠芳;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由真珍;中国岩画与中国文字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6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66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