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声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4 20:56
【摘要】:本文利用实验语音学声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新疆厄鲁特土语的元音体系,建立了《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声学参数数据库》。并以此为原材料,分析研究了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此项研究对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由新疆厄鲁特土语短元音分析、新疆厄鲁特土语长元音分析、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和谐规律和词重音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阐述了卫拉特方言相关研究、卫拉特方言分类以及建立《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声学参数数据库》的意义。 第一部分,用声学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新疆厄鲁特土语短元音,通过词首短元音和非词首短元音的对比研究,呈现了它们的发音差异。第二部分,用声学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新疆厄鲁特土语长元音,通过词首长元音和非词首长元音的对比研究,呈现了它们的发音差异。第三部分,对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和谐规律和词重音进行了分析。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内容,概括了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声学分析的结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vowel system of Erlut dialect in Xinjiang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phonological acoustics, and the database of acoustical parameters of Uruti vowels in Xinjiang is established. Taking this as the raw material,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vowels of Erlut dialect in Xinjiang. This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speech synthesis,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speech recognit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tex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analysis of short vowels in Erlut dialect, the analysis of long vowels in Erlut dialect, the harmonious rules of vowels in Erlut dialect of Xinjiang and the stress of word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rlat dialec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rlat dialec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of acoustic parameters of the vowels in Erlut dialect of Xinjiang.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hort vowels of Erlut dialect in Xinjiang by means of acoustic phonetics, and presents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pronunciation through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short vowel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ds and the short vowels of the non-word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ong vowels in Erlut dialect of Xinjiang by means of acoustic phonetics, and presents their pronunciation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owels of the chief vowels of words and the vowels of non-heads of word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harmonious rules of vowels and word stresses in Xinjiang Erlut dialect.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acoustical analysis of Urutu vowels in Xinjiang.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蕴华;固尔札庙——安远庙[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2 冯永轩;新疆史地杂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3 红柯;;雪崩[J];青年文学;1998年09期

4 ;查访土尔扈特回归奏折选译[J];历史档案;1988年02期

5 吴元丰;清代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J];清史研究;1994年01期

6 刘瑛;厄鲁特与西北边陲[J];兰州学刊;1997年05期

7 和宣;;驰骋“宝木巴家园”[J];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8 吐娜;伊犁厄鲁特营的戍边[J];西域研究;2002年03期

9 佟佳江;清雍正年间厄鲁特盟史事钩沉[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7年02期

10 白·特木尔巴根;松筠和他的《厄鲁特旧俗纪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家艺;;新疆察哈尔营、厄鲁特营概述[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2 罗致平;白翠琴;;试论《卫拉特法典》[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3 齐木德道尔吉;;昭莫多之战以后的噶尔丹[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4 张晓东;;清代喀尔喀蒙古官署与王府建筑——兼探内外蒙古同类建筑之关系[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蔡家艺;;准噶尔的农业——准噶尔社会经济初探之二[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6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7 齐木德道尔吉;;康熙之路——纪康熙皇帝首次亲征噶尔丹[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8 图雅;;蒙古语土尔扈特土语元音的固有特性[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杜荣坤;;关于准噶尔历史人物评价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10 赵云田;;清代的“备指额驸”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大林;乌兰布通之战实况[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2 华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汇宗寺游记[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程令水 李光;奇才虎将 精忠报国[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宋育红;宋门两代三将军[N];白银日报;2009年

5 胡希英;一人来朝 万众归心[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朱小钧;土语·李向明艺术展研讨会纪要[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秦晖;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N];南方周末;2011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鄂温克族人大代表 朝克 本报记者 贺勇 整理;夜宿牧区做调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瞿学忠;土尔扈特人西迁背后的故事[N];西部时报;2011年

10 记者 丁铭;电视剧带火大草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金轲;土尔扈特蒙古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孟和吉雅;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乌日图;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政治活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Xu Zhuo;[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7 包青松;策妄阿喇布坦统治时期的准噶尔汗国史研究(1689-1727)[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包满亮;蒙古语构形词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占升平;镇宁布依语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迪纳;新疆厄鲁特土语元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塔娜;乌拉特次土语元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丁敏;从马克·吐温到塞林格到谭恩美的土语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洪远;内蒙古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陈秀梅;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的声学和生理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哈斯图亚;阿拉善土语语言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诺日斯德;《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P场肺南籽芯俊翄W汗部历史[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赵卫宾;哈萨克与准噶尔政治关系史研究:1680—1745年[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韦名应;仡佬语方言土语划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谢恩临;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汉语西南官话与壮语的相互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2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92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