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耳目资》音系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Abstract]:Western Confucianism is an important syllable book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er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 on some issu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problems to be taken in the study of "ear and ey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鲁国尧;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议汉语研究中的“犬马鬼魅法则”[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2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蒋冀骋;《西儒耳目资》中的“u次”为舌尖前高无音说质疑[J];云梦学刊;2002年06期
4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5 麦耘;《西儒耳目资》没有儿化音的记录[J];语文研究;1994年04期
6 孙宜志;;从知庄章的分合看《西儒耳目资》音系的性质[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七元;;试谈《菽园杂记》的方言学价值[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秦敏;;现代语言学思想的滥觞——简评《古韵标准》的方言比证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于昕;史言;;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的结晶——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及《北京话异读字表》评议[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5 金薰镐;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拼音所反映的明代官话音系[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6 郭锡良;音韵问题答梅祖麟[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7 蒋冀骋;;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J];古汉语研究;2008年04期
8 蔡丽华;;当代音韵学一部比较研究的范式之作——读《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9 邹德文;;朝鲜汉语文献四种所见韵母的清代东北方音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10 刘磊;;中古宕江摄开口入声字在官话方言中的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进安;《韵学集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溢芳;《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周星君;《昭通方言疏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吴秀玲;日照方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耿军;《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薛志霞;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白读层与宋代西北方音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刘巍;《拙庵韵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孙俊涛;明三种韵书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伟杰;“威妥玛式”拼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建军;李孝光诗文用韵研究[D];温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巍;洛阳方言记略[J];方言;1984年04期
2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3 刘冬冰;开封方言记略[J];方言;1997年04期
4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6 赵彤;山西方言的知、照系声母[J];语文研究;2001年04期
7 金薰镐;《西儒耳目资》非山西方言辨析[J];语文研究;1996年02期
8 高晓虹;;北京话庄组字分化现象试析[J];中国语文;2002年03期
9 鲁国尧;;“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上)[J];中国语文;2002年06期
10 鲁国尧;;“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下)[J];中国语文;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伟娥;交泰韵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邹湘梅;《等韵精要》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娜;;历史比较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7期
2 谭自强 ,林学洪;苏联语言学中的历史比较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58年02期
3 李宝祥;;黄仁宇的历史比较法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李晓方;;客家文化特质研究三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崔健,毛丹青;飞越摇滚的“孤岛”[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1期
6 黄昭艳;;灵山横州话与北京音系的比较[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邱前进;林亦;;英德客家方言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张聪燕;;桂林市牛鼻塘人学习普通话的方法[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9 黄仁tD;;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中的全浊声母[J];语言科学;2010年04期
10 张洁;;李善音系与公孙罗音系声母的比较[J];中国语文;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莉;;浅谈北京话音系的感知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魏玉清;;乌鲁木齐话轻声的语音性质与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吴英成;;音系与词法交叉:北京话词语内部结构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邹兆辰;;国际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萍;;邯郸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广忠;;帛书《老子》韵读[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8 任清平;陈从新;吴焕明;;对一个反倾层状岩石边坡的失稳模式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蔡丽华;;《音韵日月灯》研究——省辞书学会第五届大会发言报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傅,
本文编号:2297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9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