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号征文通知

发布时间:2018-11-01 18:36
【摘要】: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编辑部与西安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与现代语言系拟于2012年5月11(周五)至13日(周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Abstract]:Editorial Office, Institute of language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Xi'a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s scheduled to hold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nguistics at the Xi'a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from Friday to May 13, 2012.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号征文通知[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2 张吉生;;第13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J];当代语言学;2011年01期

3 本刊记者;;第十三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J];语言科学;2010年02期

4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号征文通知[J];当代语言学;2011年02期

5 本刊记者;;第14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在西安召开[J];语言科学;2011年03期

6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J];英语教师;2011年09期

7 ;中国第九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8 ;第八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征集论文通知[J];现代外语;2000年01期

9 ;中国第十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在重庆召开[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10 郭中子;;第三届当代语言学圆桌会议暨《当代语言学》易名十周年纪念会在同济大学顺利召开[J];当代语言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宝;;参加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一点体会[A];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汇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三[C];2006年

2 刘焕辉;;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词(代序)[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钟玖英;;零度偏离理论研究述评[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Contras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林大津;;中国人请讲中国话——漫议学术论著中的“欧化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郑希冰;;汉字教育史上的盛会[A];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汇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三[C];2006年

8 ;中国《广西教育》杂志社贺信[A];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汇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三[C];2006年

9 丁文楼;;贺信[A];识字教育科学化教学汇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三[C];2006年

10 罗益民;文旭;;编者的话[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璇;国内外专家聚深“咬文嚼字”[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赵强;新象形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较量:翻译、编译背后的“语言”软实力[N];解放日报;2008年

4 王黎黎;在不温不火中谋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 刘茜;美国学者解析“刺激匮乏”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罗猛;专家纵论二十一世纪中国语言学[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武志成;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N];天津日报;2006年

9 清衣;“翻译全球文化:走向跨学科的理论构建”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6年

10 缪迅;大学生中文教育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语言类型学的词汇语义研究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蒋本蓉;“意思—文本”模式的词库理论与词库建设[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杨春雷;HPSG理论中“自己”和量化名词短语的语用解释的约束条件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王望妮;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张颖;回应交际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彭育波;“V1着V2”结构多角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家法;附加语的句法位置[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马乐东;作格结构的功能分析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欢;法庭发问的预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朱桂梅;当代写作学视野下的隐喻思维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唐黎卿;礼貌研究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霄;[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慧;二价动词与宾语[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呈;认知转喻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体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黄蓝丹;英汉新词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陈舜婷;语料库驱动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郝伟凡;以“口译、译员能力”评估模式浅议体育口译应具备之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刘欣;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4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04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