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句法研究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makes a simple summary of the overall syntactic features of Qi Min Yao Shu. In terms of structure, it is a major feature of this literature when the subject sentence is used in large quantities. In addition, verbs and quantifiers are very rich and frequently used. In the aspect of sentence structure, the choice of sentence pattern is more often used as declarative sentence, almost no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ion sentence. Jaap often uses short sentences, most of which are short and short. Qimin important skill in the movement-complement type is very rich.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verb-conjunctive 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object (O) and the position of object in sentenc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V JC", "V JC O" and "V O JC".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analyze the verb complement. The three words are "Ji", "Bi" and "Jing", but no examples of "already", "after" are found. There are two forms of "V VC" and "V O VC". The verb complement in "want to do" is used as a verb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virtual, which indicates the complete state of the action and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class of state complements.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re are only three directional verbs used as complements: "go", "out", "under". In the fourth section, the author studies "vt making vi" and "vt making vi". The two most frequently appeared documents in the middle ancient literature are "Qi Min Yao Shu". The book uses three formative formats: Vt makes vi (for example, "make dry"), Vt O make vi (e.g. "boil oil makes vi"), Vt make vi (E. g. "tamping"). Finally, the quantity complement and the place complement, the quantity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complement, mainly "numeral name classifier", "numeral verb quantifier" also appears.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博平;;英语母语者的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研究[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磊;张法瑞;;《齐民要术》与北魏的畜牧业生产[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曾雄生;;适应和改造: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天人关系”略论[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韩辉;;桑树栽培技术的传出与中外交流[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子今;;汉代河西的“茭”——汉代植被史考察札记[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沈允钢;;光合作用研究的新纪元[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崔德卿;;韩国的农书与农业技术——以朝鲜时代的农书和农法为中心[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祥桐;现存世界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N];农民日报;2011年
2 刘成文 李莹;青州蜜桃一枝独秀[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洪光 张晓英 赵广飞;文化魅力为寿光蔬菜加分[N];农民日报;2010年
4 黄霞;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渗透[N];甘孜日报(汉文);2005年
5 海南日报记者 杨春虹;临高烤乳猪:色同琥珀类真金[N];海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长清 特约记者 谢喜灵;粮乡老窖:中华农耕文化第一酒[N];经理日报;2010年
7 曹雪萍;从饮食窥视中国文化[N];江淮时报;2005年
8 吉琴琴 李天然;从这里,让中国最古老的酿造工法走向世界[N];泸州日报;2010年
9 曹永森;扬州陈e赡戏脚┭У目奖亲鎇N];扬州日报;2010年
10 唐清毓;魏晋南北朝的酒[N];安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坚;《齐民要术》中农产品加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肖万萍;桂北永福官话特色虚词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宗丽;长阳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耿直;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5 张慧贞;韩汉多层状语连用语序对比[D];延边大学;2012年
6 李来兴;宋元话本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邓春琴;南北朝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志亮;《齐民要术》句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晨;中亚留学生汉语粘合式补语使用偏误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韩卓异;现代汉语补语位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静;英语国家留学生时量补语偏误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5 何科;《齐民要术》同义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樊芸芸;英语Tough结构中的补语提升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贺芳芳;《齐民要术》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那晓凌;《齐民要术》所见抗御灾害的思想及措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同超;《齐民要术》时代华北农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宿爱云;《齐民要术》农作物名物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6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1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