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转喻的指示功能
[Abstract]:The study of metonymy involv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onymy and metaphor, the cognitive domain related to metony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ual mapping, the cognitive level of metonymy opera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 boundaries between metonymy covered cognitive domains are not distinct, and the cognitive operational level of metonymy is not as simple and simple as imagin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metonymy formation and under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with the correct perception of cognitive context, can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other peopl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different cognitive levels of the operation of metonymy in the cognitive plane of the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metonym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振兴;;转喻思维与语言生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2 张媛媛;;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看转喻影响词义变异的心理机制[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裘莹莹;;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以奥巴马演讲为例[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鹏;;英汉人体“部分——整体”转喻[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张素文;;探析日语中转喻与会话含意的推导关系[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6 张红;王智音;;隐喻及转喻的关联阐释[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罗杨;;基于《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的人体部位词项语义引申认知机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李世琴;李气纠;;汉英“眼”语义延伸的认知方式对比[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娟;;转喻视角下的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0 李敬;;汉语情感“喜怒悲惧”的转喻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米彩卿;李建兵;杨彩霞;;阿尔茨海默痴呆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勇 席庆山 李炬;速度:从物理域到认知域[N];解放军报;2006年
2 陈炳焱;解读信息化战争的认知域[N];解放军报;2003年
3 杨兵 任四玲;解读信息攻击的突然性[N];解放军报;2006年
4 杨义;文学:生命的转喻[N];光明日报;2007年
5 赵毅衡;说“超隐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石纯民 杨波 杨洋;认知优势: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点”[N];中国国防报;2003年
7 赵程远 熊英;心理空间乎?认知空间乎?[N];中国国防报;2006年
8 周礼奎 李海军;控制——克敌制胜的新战法[N];中国国防报;2006年
9 许德斌邋郭冬德;持久作战仍有用武之地[N];中国国防报;2007年
10 黄集伟;于丹做不到的他做到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金美顺;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康茹;热拉尔·热奈特修辞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新杰;欧阳修词的认知转喻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2 梁倩;人体转喻的翻译规律及其解释[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胡蝶;俄语转喻的构词能力[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少斌;现代俄语形容词转喻意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东野圣时;英汉人体习语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慧;古汉语“牙”、“齿”类器官词的认知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胡娟;反义词头尾和head/tail的隐喻认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赖世梅;英语习语的隐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红华;转喻视角下汉语旧词新义的词汇语用意义演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闫彩妮;中日人体隐喻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5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2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