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Abstract]:Variou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 advocating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promoting national harmon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arious countries have shown colorful language development styles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 of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中山大学教科所;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阳t;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颂华;当代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嘉郁;近20年华文教育形势浅析[J];八桂侨刊;2005年04期
2 黄岳辉;略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3 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彭调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概况及发展前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6 黄明;;浅析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嘉郁;;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要解决的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化学双语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慧;双语教学目标论[D];河南大学;2003年
3 李燕;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艳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玉霞;中外双语教育及对高中双语教学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一婷;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姜和丽;初中地理课双语教学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岩;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初探[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程立新;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爱清;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转变及其对华文教育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2年04期
2 李韧竹;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3 李路曲;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研究;1991年03期
4 李秀坤;印尼坤甸等六市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6 宗世海,李静;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温北炎;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郭熙;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刘满堂;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多语制和双语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胡爱清;由固打制向绩效制转变:机遇抑或挑战——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转变及其对华人受教育权利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献静;;Title VI项目对美国高等外语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外语界;2010年04期
2 张华;张红;武学超;;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外语教育[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3 吴晓利;;素质教育与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孙逊;日本的教育与国际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5 胡文仲;;建国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界;2009年05期
6 詹德华;着眼于外语教育的语言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许红彬;加入WTO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刘振前;中国外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9 丁辉;包天仁社长采访著名外语教育专家马俊明先生实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10 隋人珠;探析中国外语教育评价改革[J];黑龙江教育;2004年Z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春;罗伟;;汉语国际教育的知识管理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5)[C];2010年
2 郭平建;;对学生进行外语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外语教育往事谈》读后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赵雪丽;;山西省发展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思考[A];2006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X 业;;关于办好民办培训性外国语教育机构的认识和实践[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5 陈岩;孙寰;;普遍英语热中的冷思考——我国俄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赵鹤兰;;浅析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与文化超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杨明仪;;英语教育“虚高过热”急待降温[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9 张和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回顾与展望[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10 蓝建;;“世界教育危机”问题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玉瑛;国外名校聚温交流[N];温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陈熙涵;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出版[N];文汇报;2008年
3 穆一凡 吴乐晋;华威国际教育组合拳:连投7个[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记者 金鑫;李岚清为改革开放30年外语教育丛书作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刘利民;科学规划外语教育 切实服务国家战略[N];光明日报;2009年
6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陈德云;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教育”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韩世文;第六届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圆满落幕[N];商务时报;2009年
8 记者 顾晓萍;河北国际教育展在石举行[N];石家庄日报;2009年
9 记者 苏军;亚太国际教育论坛 卢湾分论坛昨举行[N];文汇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爱铭;浸濡中华文化 对话国际教育[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颂华;当代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乐璋;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冰;中国国际教育论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玉;文化视野中的学前外语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丽菊;有限之无限[D];南昌大学;2010年
6 马春明;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7 付卫艳;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出版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爱华;英语教育普及背景下的中国口译职业现状与前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姚鹏飞;澳大利亚对海外留学生的招收和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添;国际文凭项目学生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45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4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