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发展的语言共性研究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terlanguage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mother tongue factors, but also reflect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language to some extent. In recent years, transfer based on linguistic commonality theor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ers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markedness and language transfer. It also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role of mother tongue transfer in the initial state of interlanguag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universal grammar. These all reflect the new trend of language transfer research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law of language transfer.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介语语言学的多维研究与学科建构”(07BYY02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513)研究成果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巍,韩晓惠;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作用的争论[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2 李金满;王同顺;;当可及性遇到生命性: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3 蔡金亭;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4期
4 蔡金亭;吴一安;;从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看可及性层级假设[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5 李金满;;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J];现代外语;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文;;英语专业新生写作能力调查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蔺雪峰;;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思维差异及表达方式[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敬万秋;英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对比[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魏云;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5 王静芝;;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语篇特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吴明军;词语层面上的母语负迁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金磊;;浅谈汉英中介语中的主题突出现象[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8 王文宇;俞希;;大学生二语写作难点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9 徐晓燕;徐露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法能力的变化和发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10 任红川;王静;赵鸿瑜;;英文写作中的英汉思维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连瑞;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发展的话题突出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蔡君梅;语言类型特征可迁移性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翠翠;关系从句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夏菲菲;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话题突出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冯小平;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理解与产出难度顺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沈昭霖;管理类英文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使用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邹苏桂;中西思维差异对中国二语习得者写作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青青;高中生英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姬晋敏;中国与日本英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广宇;主/宾型与先行词生命度对关系从句加工难度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冯继巍;大学新生外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小莉;从可及性层级假设看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关系从句僵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月红;中国人学英语为什么回避使用关系从句[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2 刘礼进;生命性对英汉语NP用法的作用——一项语料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3 张京鱼 ,张长宗 ,问小娟;有生性在中学生英语心理谓词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4 肖云南,吕杰;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5 李金满;王同顺;;当可及性遇到生命性: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6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7 蔡金亭;吴一安;;从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看可及性层级假设[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花爱萍;中国学生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产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增虎;;语言迁移与中介语[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4期
2 熊昕;葛红霞;方萍;;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多因素制约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3 彭宁红;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张红燕;中介语的习得及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家锋;;谈标记理论对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阐释[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杨彩梅;;一场关于心智研究的“盛宴”——《二语习得指南》评述[J];中国外语;2007年03期
7 张平;习得第二种语言的中介语体系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王建勤;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9 马国强;“回避”与“对立”──论负中介语产生的根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邱立中,王晓玲;中介语现象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利贞;;论中介语的语篇层次[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余又兰;;汉语“了”的习得及其中介语调查与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3 孟柱亿;;朝鲜人说汉语中的中介语(语音部分)[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4 易绵竹;薛恩奎;李绍哲;南振兴;;一种与UNL接口的机器翻译系统ETAP-3概要[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篇章偏误分析——兼谈拓宽中介语的研究领域[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6 刘扬锦;;语言的共性研究——英汉语“上”、“下”方位隐喻所反映的语言共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丰国欣;;论二语习得的认知学科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董正存;洪波;;语言共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行 赵明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在型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春享;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燕;现代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非范畴度及二语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5 董霄云;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晓峰;中介语中句法迁移的认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赵海艳;母语的正迁移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3 俞建梁;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看语言共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鹏;佤汉交际中介语语音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宁红;试论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的本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思奇;标记性理论与心理类型对语言迁移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张首翔;中介语假拟被动句的句法学解释[D];四川外语学院;2008年
8 潘琪;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可达性和语言迁移[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和万传;纳汉中介语语音系统个案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书红;输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46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4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