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疑问词移位与否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1 12:17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出发点,探讨特指问句中英语WH-词移位和汉语疑问词留在原位的原因。在特指问句中,英语疑问词前置,最根本的原因是英语的焦点化成分必须得到突显而前置;而汉语并不需要突显疑问焦点,因而疑问词保留在句法原位上。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shift of English WH- words and the retention of Chinese interrogative words in specific ques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ocus and salience. In a special question,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focus element of English must be highlighted and prepositioned, while Chinese does not need to highlight the focus of doubt, so the interrogative word is retained in the syntactic posi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A74003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D22) 第4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10491250)
【分类号】:H314.3;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燕玲;石毓智;;疑问和焦点之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年04期

3 石毓智;徐杰;;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炯;;再论疑问形式的子句作宾语——答台湾师范大学汤廷池教授[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张杰;;英语多元wh-问句句法和语用制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熊仲儒;“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张杰;英语多元wh-问句的语用功能制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昌梅香;祝晓宏;;“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6 陶伏平;“谁”非疑问用法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邱莉芹,邓根芹,顾元华;浅谈“哪里”的否定用法[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8 李书同;由“什么”一词的否定作用引发的思考[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宁春岩;简述美国当代理论语言学的特征及研究方法[J];国外语言学;1996年01期

10 何刚;疑问句的语言学解释——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文格;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玛琳娜·吉布拉泽;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文卫平;英汉驴子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来德强;“哪儿”的非疑问用法[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李敏;“谁”的非疑问用法[D];河南大学;2001年

3 鹿钦佞;疑问代词“什么”非疑问用法的历时考察[D];延边大学;2005年

4 肖任飞;非疑问用法的“什么”及其相关格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锁林;范群;;现代汉语口语中自然焦点标记词“给”[J];中国语文;2006年01期

2 罗进军;“X性”词族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陈琳;;汉语焦点与汉语语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4 鲁晓琨;;焦点标记“来”[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5 刘庆华;仇栖锋;;与焦点表达有关的“是……的”句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何文彬;;现代汉语的“那是”分裂句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许培新;“是……的”结构句的句法、语义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宗守云;;焦点标记“数”及其语用功能[J];语言研究;2008年02期

9 刘志富;;习用语“有的是”的词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10 孙汝建;肯定与肯定焦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媛;李爱军;马秋武;熊子瑜;;具有焦点标记作用的“是”字句重音分布研究[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丽萍;汉语截省句[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解正明;基于社会认知的汉语有标记构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龙海平;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全生;现代汉语焦点结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先旗;浅论汉语焦点问题和焦点标记形式[D];河南大学;2010年

2 玄s,

本文编号:2346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46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