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影视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Abstract]: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quali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and the effec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basic qu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ors in the new media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quiremen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for the translator and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by the translato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and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速梅,黄金莲;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俐,杨军;略论英汉跨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许晓莉;英、汉委婉语[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袁翠;汉英词汇内涵差异与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汪玲;隐喻性思维中的文化印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赵平,吴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慧琦;张扬;;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迁移现象[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胡佳;;普通法汉词典新增文化义项的参考原则与模式[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盛培林;;双语词典编纂与跨文化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孟臻;;英美文化类词典编纂回顾和展望[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2 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革;中国文化局限词及其翻译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琼;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唐灵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吕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5 杨永华;汉语思维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调查[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杨彬;[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伟;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8 林峰;英汉恭维语跨文化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任庆梅;语域理论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陈柳婷;翻译与守门人——论对外宣传品的中译英[D];广西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建丽;;从译制片《2012》看影视翻译语言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中“龙”与“dragon”的互译问题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关系[J];对外大传播;2007年10期
3 李树新;;京剧——行进中的跨文化传播[J];对外传播;2009年06期
4 缑瑞隆;商标与跨文化传播[J];修辞学习;1999年03期
5 姜飞;;从学术前沿回到学理基础——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03期
6 梅琼林;连水兴;;跨文化传播:走出理论殖民的漩涡——读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黄月琴;;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3期
8 胡凌霞;文智勇;;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东南传播;2006年03期
9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J];对外大传播;2006年12期
10 韩国秀;;多元文化融合中李安电影的东方传统与跨文化传播[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心颖;;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问题及策略研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钟克勋;;论加强康巴地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3 黄兆媛;;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廖宏勇;;品牌适应力——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品牌系统设计与跨文化传播[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6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高卫华;;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学科关系分析[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8 麻争旗;;媒介跨文化研究之我见[A];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C];2004年
9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廓 姜飞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博弈中规划跨文化传播地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褚国飞;发展跨文化传播学 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与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跨文化传播:从术语到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金玉柱;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需做到问题视域融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5 贾文山 美国加州Chapman University传播学系终身教授 仁可 译;当代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评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袁艳;中外学者研讨跨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2004年
7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跨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张小燕;多国学者在汉探讨“跨文化传播”[N];湖北日报;2004年
9 郑一卉 北京语言大学;走在重建“巴别塔”的路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王文娟;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元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花家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6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7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南平;永远的“他者”:跨文化视野中的金山客形象[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婧炜;视觉符号跨文化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福建;金融危机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娜;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动画创作[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杨仁忠;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孙焕根;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6 白长燕;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的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7 李妍;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热透视[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8 蔡春影;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危红波;企业文化传播理现论及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63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6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