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汉语轻动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Abstract]:The syntactic motivation of shift in Chinese phrases is the existence of an implicit light verb "Jean" in this phrase, but the light verb itself lacks more evidence to support i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is used to detect the processing process of implicit syntactic shift in phrases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which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r absence of light verb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brain mechanism of syntactic shift in phrase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brain regions such as the frontal lob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rain,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cessing of light verbs and their syntactic processes and the next gyrus in the left frontal lobe of the brain can be confirmed in the experiment. In order to 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ight verb hypothesis in the neural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与神经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26) 青年项目(09CYY01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7SJB740006)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0KJA18005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昌来;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3 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4 张金桥;莫雷;;汉语主动句、被动句的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5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尹世超;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J];语文研究;2002年02期
7 何元建;论元、焦点与句法结构[J];现代外语;2000年02期
8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 廖志鸿,储泽祥;现代汉语的准方位标[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4 梁丹丹;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5 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6 杨亦鸣;周统权;;失语症语法障碍的表现与研究——海外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4期
7 宛新政;试析“主事居后‘得’字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8 宛新政;试论现代汉语使动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9 邓思颖;从南雄珠玑方言看被动句[J];方言;2004年02期
10 王晓军;;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和认知理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祁艳;;“自V”结构中“自”的浅谈[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希明;;英语使动句的汉译变体[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石定栩;;“被”字句的归属[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邢欣;;从“被”字的分布特点看汉语的被动句[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海明;;被字句中弱施动角色的层级[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曾常红;;“被字构件”与“把字构件”套用分析[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胡凤国;傅爱平;;汉语粘合式名词短语语义结构信息数据库[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阿孜古丽·夏力甫;;基于复杂特征的维吾尔语VN结构[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研究——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比较看《儿女英雄传》中状态词的若干特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崔晓玲;英语因果复合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4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公丕民;英语中语言转述的功能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秀芬;名动组合的偏正结构的多维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明媚;“并/可+否定”的主观性差异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张R,
本文编号:2375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7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