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给力”解读
[Abstract]:The most popular word of 2010, "giving power," was first used on the Internet, later in official newspapers. After a year of use, its semantics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its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English words and French words have taken place. And because of the top-down fashion, giving force also has the tendency to enter the popular vocabulary.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泓;;“PK”是否会遭遇PK?[J];语文学刊;2006年08期
2 钟舟海;;略论网络流行词语的成因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阅读与写作;2006年07期
3 叶红;何洪峰;;网络语言中的“高调/低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6期
4 谢晶;;“给力”一词的英文翻译浅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刘邦立;中国九十年代都市流行词语集解(第四辑)[J];天涯;1996年05期
6 David Ward;宋志平;;chav——本年度最流行词语[J];英语文摘;2005年01期
7 孙曼均;城市流行词语及其社会文化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2期
8 彭磊,李爱莲;流行词语“非常+名词”的社会文化透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苏秀春;现代流行词语与社会文化心理[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09期
10 ;流行词语集解(第七辑)[J];天涯;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向阳;张吉林;;基于语义本体知识库技术的主题分类方法在舆情监测实践中的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2 汪云凤;李心科;;云服务环境下的服务聚合方法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于冰;于守健;丁祥武;乐嘉锦;;基于多层次接口匹配的语义Web服务自动组合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4 洪忻;;网上语言翻译的质量改进策略[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霖;王红;朱海红;李德仁;;基于形式本体的地理概念语义分析方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章真;曹云娟;;模糊集论形式公理化初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陈玉;;搭配研究及其实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聂文龙;;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华;;浅析“再见”和“拜拜”[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陈铁凤;;俄语口语截短复合词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晓倩;请对网络语言多一点儿耐心[N];经济日报;2005年
2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3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吴红英;面对习作中的网络语言[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辽宁社科院 曲彦斌;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8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9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10 于淼;规范网络语言引争议[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朝涛;中文问答系统中的句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陈华钧;Web语义查询与推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6 高晓雷;SOZRSL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语言及其求精[D];上海大学;2004年
7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冯毅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与配置产品定制生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陈曼君;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兰庆国;可执行元模型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强;网络语言与中学生用语用词规范性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阳;俄语网络语言的修辞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文方;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5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