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标记与句类限制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topic markers entering the four major sentence categories. Topic markers can be found in conventional statements and imperative sentences; they cannot be used in declarative sentences and all typ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the use of topic markers in exclamatory sentences shows certain dialect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henomena in Japanese, Korean and a few Tibetan and Burmese languag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grammatical elements called "topic markers" in Chinese are not worthy of topic markers, but belong to "Topic-deterministic predicate structure markers".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话题标记的类型及其语义地图研究”(10YJC74008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句现象与从句环境的类型学研究”(07CYY0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晋霞;论话题标记“如果说”[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2 王蕊;“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胡素华;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兼论话题与语序的关系[J];民族语文;2004年03期
4 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明军;;小句的语气类型与小句之间语义联结类别的关系[J];汉语学习;2006年03期
2 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3 邢欣;;视角转换与语篇衔接语[J];修辞学习;2007年01期
4 李铁范;感叹句研究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4期
5 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6 徐杰;;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J];语言科学;2003年01期
7 马清华;论汉语祈使句的特征问题[J];语言研究;1995年01期
8 徐杰;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J];语言研究;1999年02期
9 李泰洙,江蓝生;《老乞大》语序研究[J];语言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3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孙汝建;语气和语气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8年
7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眉;面向对外汉语的话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敏莉;新邵寸石方言“子”和“唧”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桂华;普通话与都昌方言话题句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煌辉;“反而”的篇章连接功能及反递句式的历时演变[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淑婷;汉英语篇标记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静静;“关于”式话题句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谭丽;“如果”和“如果说”句式的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杨丹毅;“对于”类介词框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玲;汉语复句的虚实转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萍;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子云;;状语的语义指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姚小平;《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交通》历史功绩重议[J];当代语言学;1999年02期
3 金立鑫;对一些普遍语序现象的功能解释[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4 高顺全;句首位置与主题化[J];汉语学习;1998年05期
5 王蕊;“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石毓智;疑问和感叹之认知关系——汉英感叹句的共性与个性[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7 屈承熹;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8 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9 戴耀晶;汉语否定句的语义确定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10 李琳莹;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艳艳;;论话题标记“要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丽群;;试析话题标记“我说”[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强星娜;;话题标记“嘛”与语气词“嘛”[J];汉语学习;2010年04期
4 李秉震;;“说”类话题转换标记的语义演变[J];中国语文;2009年05期
5 龚峰;;“且+VP”祈使句及其功能转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岩;;论话题标记之“语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强星娜;;话题标记代系词功能的类型学初探[J];语言科学;2008年06期
8 张亚军;;语用功能词的词类地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益;现代汉语表功用类比与身份标识的“作为”与“身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景宜;话题标记“关于”、“对于”、“至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君亚;汉日话题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张静;“V起”的句法、语义及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许松;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罗舒月;邵阳方言的话题结构[D];湖南大学;2009年
7 周敏莉;新邵寸石方言“子”和“唧”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桂华;普通话与都昌方言话题句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眉;面向对外汉语的话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9683.html